健康大河南讯(文/朱振江 张灿 图/赵明生)他生于中医世家,深受医学熏陶,见惯了救死扶伤,熟诵经典名方,这让他于芸芸医学中化繁为简,撒豆成兵,简单方子,信手拈来,化腐朽为神奇。故而,在医院坐诊,他患者如云;在医馆行医,患者比肩接踵;在外授课,慕名聆听者爆棚。
有人说,他是河南中医儿科界给孩子看病最多的医生,医者,以治病救人第一要务,让更多的患儿能尽早的解除病痛。也许有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多点执业,但是,经济的俗务对他而言已如浮云,他仁心仁术、悬壶济世,一片赤诚为孩子。因为,给更多的孩子看病,这意味着巨大的付出,意味着更苍老的容颜,在他已经不为经济烦忧的年龄,只是本着一个医者的初心,砥砺前行。
治病救人,他的原则是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病,他坚持学到老,用到老,思考到老,每年坚持游学,跟随名师提升自我……他是中医儿科界的标杆人物,更是中医文化的坚定继承者。他就是被誉为儿科“神医”、郑州妈妈圈里的育儿“男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黄甡教授。
黄甡,名誉众多,来自实力。河南省首批继承型高级人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常务委员……但初见黄甡,对他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在诊室里能左右开弓看病的“名医”,是总有无数办法让孩子瞬间不哭闹的黄爷爷,他把每一个需要治病的儿童都当做是自己的孩子。面对这些孩子,他不仅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一位亲切的长辈,治病救人,发乎于心,就是黄甡这样一位声名远扬的中医,所秉持的“医者观”。
医学世家传承学习 耳濡目染选择中医
谈起走上中医儿科之路的初心,黄甡教授总是三句话不离他的家庭,在他的身上,可以明显看到成长环境对一个人事业选择的影响有多大。从曾祖父起,家中四代从医,从小生活在医学氛围浓厚的家里,就连普通人家的孩子背的《三字经》,在黄甡的家里,就变成了《医学三字经》: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报志愿的时候,黄甡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儿科这个事业。
成长的过程中,黄甡遇到过许多恩师,而在所有的老师中,黄甡说爷爷对他的影响最大。
提到爷爷,黄甡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他在对待病人上永远是我学习的标杆,他对病人不急不躁,给病人做解释很有耐心,从来没有对病人发过脾气,看病很认真很仔细,一生坚守贫穷,向来不被利益所蛊惑。他在之前的年代,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他对金钱看得很淡,现在之前的病号回忆起我爷爷时仍然赞不绝口,说黄老师是个好医生。”
就像父辈们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一样,黄甡对待自己儿子,始终身体力行,做好一位医生父亲的榜样,希望通过自己,能影响到儿子,加入到中医儿科的事业中来。
采访黄甡时候,他说:“我的儿子现在在河南中医药大学读大四,儿子在我的影响和熏陶下,也毅然选择投身于中医儿科事业,继承中医文化,传承中医精神,中医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是精神,我认为需要传承。”
中医治病,辨证论治是精髓,黄甡教授总结中医儿科三个最重要的方面称,第一要辩证用药,辩证诊治,一个病一个法,一个人一个病情,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环境不同,人的胖瘦,年龄,体质不同,治病不可一概而论,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辩证用药,才能更好的为病人解除痛苦。
第二要寓食于药,秋季到了,梨和萝卜都是应季果蔬,儿童易发咳嗽,为更好的预防,应该煮点萝卜水让孩子喝一些,俗话说“萝卜上市,药铺关门”,萝卜有赛人参的称号,有消食,化痰,理气的作用,梨能够润燥止咳,这两个都能很好地消食除积,润肺燥,治咳喘,再加上蜂蜜既能够润肺,也能够止痰,这样孩子积食治了,咳嗽治了,还能够通便。“寓食于药”就是用食物的偏性袪除病邪,在一粥一饭间调理了身体,孩子也免了吃药之苦。
第三,提倡中医外治疗法,不同于内治,不同于辨证用药,而是运用推拿、针灸、贴敷、艾灸以及熏蒸、刮痧等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来治病防病。比如,秋季孩子腹泻多,如果孩子拉肚子怎么办?黄甡告诉我们,把家里的白胡椒用醋调一下,如果孩子着凉受寒腹泻,把白胡椒往肚脐上一贴能够很好的止泻。这些治疗方法能够很好的弥补用药治疗的副作用,并且能够促进孩子自身的元气恢复。
说到这里,黄甡称:“这些方法都能够很好的缓解孩子病情,甚至能达到治愈的结果。不吃药就能治愈正是家长梦寐以求的方法。我这些年一直在提倡用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用于儿科防病治病。”
随时牢记医者使命
看一位好医生不仅要看他的医术,更要看他对病人的关怀,黄甡是一位感情丰富的医者,病人让他哭、让他笑。把病人治好,是一种收获,他就会笑,病人没有治好,他感到自己很无力。这时候他会难过的流泪。
黄甡回忆起自己治疗过的一位从北京转过来的外伤引起截瘫的病人,孩子转过来时不会走路,大小便失禁,已经住院半年却一直恢复无望。后来孩子经过黄甡的治疗,能正常排便,从无法走路到架双拐,再到正常走路。家长给黄甡送了个锦旗,但比起收到锦旗,看到孩子康复,更让他感到开心。
黄甡认为治病救人是大夫的本职,病人给的赞誉,是他们对医生的肯定。但黄甡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因为医生不是神,但是他说,大夫尽了心就是最大的帮助。
当然,从医二十多年,黄甡也会遇到令他痛心的时候。
黄甡提起了一个从南阳来的代谢障碍疾病的孩子:“来的时候家长说,治不好就把骨灰带回去,但是他在我的治疗下终于康复,当时看着孩子家人高兴,我也非常开心。孩子出院的时候说,一定要考河南中医药大学,来拜我为师。还经常给我写信,汇报他的身体状况。”
到他考大学的前半个月,黄甡没有接到他的来信,原来这个孩子得了病毒感冒。黄甡教授提醒道,有代谢障病的孩子在治疗时,使用西药一定要慎之又慎,许多治疗本病的西药是抑制骨髓再生的,对于代谢障病患者是毁灭性的打击。这孩子连续打了十几天的针,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又一次受到伤害,然后他去世了。
提起此事,黄甡面露哀伤,“接到家长的来信,我很痛苦,为那优秀的孩子的离去感到非常惋惜。”
他说:中医是生命科学,中医治病是用的整体观,是系统思维,所以他多年来一直用中医思维和中医给孩子治病。
谈到对于使用中药的坚持,黄甡向【健康大河南】说起了他第一次收锦旗的情景。
那是大学毕业第一个月,汝州的一个女孩得了肺炎,在郑大一附院治疗,肺部湿罗音不能完全吸收,黄甡运用中医儿科前辈江育仁的一个方子:血竭、乳香、没药、白芥子、红藤五味药敷病变部位,一个星期后消除了,之所以对这件事念念不忘,不只是因为他收到了从医生涯中第一面锦旗,更是因为这次的事,激发了他对中医外治疗法的兴趣。
每天,黄甡都要面对众多孩子,大多数孩子生病时喜欢哭闹。
黄甡说:“儿科大夫要始终保持童心、爱心、细心、耐心。如果没有细心,看病会不仔细;没有耐心,病人太多会烦躁;没有童心,和孩子无法建立朋友关系;所以当一名儿科大夫,一定要有这几心。”
接诊过那么多的孩子,常会碰到因为太心急而做出不理智行为的家长,他们认为医生就有义务把孩子治好,很多患者理直气壮“我花钱,你必须要治好病,叫我满意。”黄甡认为:医生的初心就是治好病人,为病人解除痛苦,在沟通的时候可能思路不一样,用药不一样,但是本心都是想把孩子的病治好。医生们不是神,不可能一药而愈,任何事情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束这样一个过程,疾病同样如此。他希望父母也能理解医生,在对待孩子的病症上,医生与父母,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
黄甡说:“有许多家长比较急躁,认为医生治疗的不尽如意,在医院大吵大闹,这是不理智的行为。碰见这种情况,我有些时候可能会跟家长发脾气,我承认这方面比不上我爷爷,这是个性问题,有时也因为劳累、急躁。但我宁愿得罪十个家长,也不愿看到一个孩子受病痛折磨,孩子是无辜的。发完脾气后立即调整自己静下心来给孩子看好病。”
顺应天时 内病外治
内病外治疗法,最重要的意义是能用外治解决的病,就尽量不给病人开药,毕竟“是药三分毒”。
黄甡认为治疗过程中防病是很重要的,“拒敌于千里之外”,就不用担心怎么治它了,在这方面中医外治疗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三九贴、三伏贴、推拿、灸法、刮痧、拔罐……这些绿色疗法,才是顺应生命节奏的科学操作。治病,不是治一时之病,而是为了长久的健康,中国人讲究内外兼修,在外治这件事上,内外形成完美的统一,虽是外治,却能达到内病尽除,这就是中医的优势所在。
行医治病,黄甡经常提到自己的爷爷:“叫病人花一分钱,就要让病人看到一分钱的疗效。所以我受爷爷的影响,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能给病人省钱,就给病人省钱,能用一种方法缓解,我绝对不用两种,能用中药解决,就不用别的方式,能用外治解决,就不开药。我的原则是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病。”
中医外治疗法在黄甡的坚持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每天来找黄甡为孩子看病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甚至排不上号,黄甡成为了河南儿科界为孩子看病最多的中医,这个数据虽然并没有经过准确整理,但在郑州许多父母的心里,提起儿科医生,第一时间想到的,黄甡肯定名列其中。现在,即使已经成为儿科界的名医,黄甡仍旧坚持详细四诊,仔细辨证开药,他说,为孩子看病,是儿科医生的天职。
读经典 做临床 跟名师 勤总结
黄珄,三十年儿科行医,声名如碑,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慨良多。他想起当时刚到医院时,医院的一位老前辈问他为什么选择儿科,儿科是又脏又累又不挣钱,不仅苦,儿科工作的累也是旁人难以想象的。黄甡说自己的一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出门上班,晚上回去已经十一、二点,几乎没见过太阳光,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妻子的关怀不够上心,父母的奉养没有尽孝,在黄甡的心里,虽说对得起病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他总觉得对不起家人。
这些苦与累黄甡都深有体会,但他认为既然选择从事医疗这个职业了,那就要把这个职业做好。关于这一点,黄甡的学生们还记得老师教导他们的话,“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就要学到老,用到老,思考到老。”
而黄甡本人也在亲身践行这句话,即使每天都要接待很多病人,但是他到了晚上还是会翻书查资料,跟书本学,跟老师学。每年他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去游学,山东的张奇文张老,四川的刁本恕刁老,深圳的朱锦善朱老,他们都是黄甡的老师。
黄甡认为:“传承中医,发展中医,从经典开始,应该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勤总结。”
除了硬实力的提升,他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黄甡认为,医生的初心就是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尽快为病人解除痛苦。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他的医学著作叫《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黄甡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就是要治病救人,首先要发慈悲慈怀之心,含灵之苦就是老百姓的疾苦,作为一名大夫就要有这个初心。
从医近30年,除了自己身上的变化,黄甡同样也看到了医疗团队、医学条件以及病人心态上的改变。他说,“我们儿科从原来的小小的十几个人的医疗团队,变成了全国中医儿科界的龙头老大,无论是从病人量,还是规模,或是收住院病人,在全国都是遥遥领先。另外从病人角度来看,原来医生给病人只是用药、治病,用的是什么药,治的是什么病,病人都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把病治好就可以,但是现在病人不仅要求医生把他的病治好,还要用毒副作用最小甚至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病人不仅要求单纯的治病,在他的健康各个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生不单单是给病人治病,在防病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黄甡认为,这些可喜的变化,都得益于国家经济实力、科技条件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完善,“我们赶上了一个太平盛世。”现在国家为医生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医疗环境,黄甡说,身在救死扶伤这样的职位上,就更应该安心下来从事自己的专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他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认为医生既然走上了这个岗位,就不能停下来。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停不下来,就像在高速公路上一样,不能停,一停下来就会追尾,要拼命往前跑。
采访的最后,黄甡教授表示,每一位孩子的健康,都是他心中的一座山,在他的身上,体现着知名中医的专心、用心、耐心、细心。不忘医学初心,亲力亲为守护小儿健康;追求精益求精,身体力行紧抓理论工作。面对疾病恶魔,他坚持中医疗法,内病外治;对于中医文化,他始终奋力前行,矢志不渝。中医儿科界,不能缺少黄甡这样的医生,更不能少了黄甡身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