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访谈】向森:想要远离乳腺癌 科学全面的筛查必不可少
健康大河南讯:乳腺癌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早期筛查可以很好的达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的,从而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那乳腺癌的筛查方法主要都有哪些?
对此,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肿瘤一科副主任医师 向森做客演播室,和我们大家讲讲乳腺癌筛查的相关知识。
首先欢迎向主任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
问题一:据了解,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威胁女性朋友们的身心健康。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恶性肿瘤。世界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 CA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女性新发癌症923万例,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例,占发病总数的24.5%,高居第一。作为严重威胁女性朋友们身心健康的恶行肿瘤,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很多种,下面我将给大家一一解答。
首先是家族史,对于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的人群,相比于直系亲属中没有乳腺癌患者的人群,乳腺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建议提前开始进行筛查,筛查的手段主要包括乳腺彩超以及双侧乳腺钼靶检查。
其次是雌激素水平,不管是内源性雌激素还是外源性雌激素增多都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对于绝经前女性,内源性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既往研究表明,卵巢切除术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几率。外源性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口服避孕药以及某些情况下的治疗需要。对于激素类避孕药是否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还是建议慎用激素类避孕药。
另外,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相比于首产小于28岁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要高3-5倍。未曾哺乳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哺乳过的女性。同时,既往胸部接触过放射线的人群,具有更高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最后,烟酒和肥胖也会显著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率。
问题二:早期的发现,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乳腺癌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主要都有哪些呢?
乳腺癌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其中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
问题三:如果说咱们的女性朋友发现乳头溢液了,那就一定代表是得了乳腺癌吗?
乳头溢液不一定是乳腺癌。乳头溢液是常见的乳腺疾病症状之一,乳腺癌可引起患者出现乳头溢液,通常表现为鲜红或者暗红色乳头溢液,也可表现为清水性溢液。但乳头溢液并不一定就是乳腺癌所引起,也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症、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疾病有关。此外部分女性乳头溢液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比如正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口服避孕药或者镇静药也可引起乳头溢液。因此对于怀疑存在乳腺癌的女性,建议可以去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不可因某一症状直接判断。
问题四:有一部分的女性在生活中会有乳房疼痛或者乳腺增生的情况,那这两者会不会恶化成乳腺癌呢?
乳房疼痛是乳腺的常见症状。一般而言,造成乳房疼痛有几种原因:生理期造成的,此种疼痛感与经期雌孕激素关系密切;乳房体积过大;乳房外伤;乳腺发炎及感染等。乳腺癌本身很少会引起明显疼痛,除非乳腺癌恶化侵犯至皮肤、胸壁等邻近组织时,才会造成疼痛。
乳腺增生是病理学名词,而不是一种疾病。乳腺增生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疾病,多发于30岁~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岁~40岁。70%~80%的女性会出现乳腺增生,它和乳腺癌没有必然关系。
问题五:乳房自查是帮助尽早发现乳腺癌的方法之一。您来给大家讲讲乳房自检分为哪几种方法吧!进行乳房自查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乳腺的自我检查是乳腺癌二级预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检查时间以每月一次为宜,每次应在月经来潮的第10天左右,因为此时乳腺组织受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最小,乳腺腺体相对来讲比较松软,所检查到的情况不会受生理性因素带来的乳腺组织周期性充血、肿胀等干扰,能够比较真实、确切地反映乳腺组织的病变。由于在一个月经周期中不同时相的腺体组织可以有较大不同,故应切记在每个月的相同时间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否则,可能会将正常情况当作病变或将真正的病变遗漏,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对于那些已经手术切除卵巢而没有月经的女性或已绝经的老年妇女来讲,由于没有月经周期中各种激素的作用的影响,所以,可随意选择每月中固定的一天进行自我检查。
检查时,首先是视诊。有条件的话,要求上半身完全裸露,直立或端坐于较大的镜子前,面对镜子首先进行观察。需观察乳房各部分的外形轮廓是否自然如常,有无膨出或凹陷;乳房的大小有否改变;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红肿、皮疹、溃破、橘皮样改变等;乳头有否抬高、回缩、凹陷,有无异常分泌物自乳头溢出;乳晕颜色有否改变,有无湿疹样改变等。观察中应注意对比两侧乳房的情况,观察其对称性是否存在,特别是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等。一般来讲,如果新出现了两侧乳房外观的明显不对称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接下来,要进行触诊,也就是说要用手进行检查。应取端坐位或平卧位,如取坐位,两臂应放松,不要夹紧;如取平卧位,应用枕头或衣物垫于肩部下面,使肩部略抬高。将左手手指并拢平坦地放在右侧乳房上面,用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指端掌面轻柔地触摸乳房各部位。注意不要用手指去抓捏乳房,避免将正常的乳腺组织误认为是肿块。将乳房以乳头为中心划水平和垂直两线,分为内上、内下、外上、外下4个象限,触摸时手指应从4个象限中的任何1个象限开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运动,检查1圈,避免遗漏。如1圈检查完后,仍感觉不确切,可再检查一圈。然后,将右手置于左乳之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左侧乳房。如果检查中发现乳房的某一部位有腺体增厚、结节甚至肿块等变化,应引起重视。也许您会想,即使我触摸到了一个或几个结块,我也不知道它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怎样判断呢?一般来讲,当于两侧乳房触摸到多个小颗粒状结节,并伴有轻度触痛时,则以乳腺增生病可能性大;当触摸到一侧乳房单发或多发的圆形结节,质韧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大,则以乳腺纤维腺瘤可能性大;当触摸到单侧乳房单发的不规则形肿块,质地硬,活动差等,要警惕乳腺癌的可能。然后还要检查乳头、乳晕。可用手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液体自乳头溢出。如有浆液性或血性液体溢出,则应到医生处就诊,以及早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最后,莫忘记检查两侧腋下。有时,乳房部肿块很小甚至不能触摸到时,即已发生了腋窝淋巴结转移,因此,腋窝的检查也是非常重要。当然,自我检查代替不了专科医生的检查,当有明显不适感、自我检查发现有乳房或腋窝变化而不能确定为何病变时,应及时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关的专科检查。
问题六:其实想要尽早发现乳腺癌,只靠自查是不够的。那么,除了自查外,还有哪些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式呢?
乳腺癌筛查方式主要包括乳腺彩超、双侧乳腺钼靶检查以及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磁共振成像。
问题七:您刚刚提到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乳腺彩超可以发现小肿块和结节,对囊性和实性的肿块有较好的分辨能力,分辨出肿块的内部情况,但彩超对微小钙化的识别能力较差状。
乳腺钼靶广泛用于乳腺癌的筛查,其优势在于看钙化灶,尤其是一些细小钙化灶。 它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清晰显示乳腺的腺体、导管、皮下组织、血管结构和病变的肿块、细微钙化等,对早期乳腺癌非常敏感,可以更及时地发现早期乳腺癌。
问题八:那是不是大家在检查的时候,查出来的所有钙化点,都有患癌的风险呢?
乳房钙化点主要是因为乳房组织内的钙化物以钙盐形式存在,而在接受乳房X光摄影呈像时被发现。此种钙化点存在于乳房皮肤、乳管、乳小叶、脂肪、血管等组织。即使是良性也可能有钙化情形产生,如纤维腺瘤产生钙化、受伤后的乳腺脂肪细胞坏死而产生钙化影像,都属于良性。钙化影像有可能是乳癌的表现之一,可能导因于乳癌细胞或其分泌物坏死后所造成。恶性钙化点常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如呈现分岔形状、线形等,在分布上常呈现成簇聚集,或沿着乳管形成线状分布,有时可能合并出现。因此,钙化点绝大多数是良性,但还是建议女性朋友做相关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问题九:面对各种筛查方式,女性朋友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么,您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到大家吗?
乳腺超声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够对肿块的性质做出判断,年轻、妊娠、哺乳期妇女,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很多情况下在乳腺超声无法确定时,医生会建议补做乳腺钼靶,所以对于亚洲女性来说,可以选择两种结合的方式来筛查,可以大大提高正确率。
问题十:预防大于治疗。在节目的最后,您来跟大家讲一讲应该如何预防乳腺癌吧!
对于乳腺癌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过调整日常生活方式,重视疾病的筛查工作,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疾病的患病风险。
1、非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
20~39岁不推荐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乳腺筛查。40~70岁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70岁或以上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2、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推荐乳腺筛查起始年龄更早(<40岁),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MRI。
3、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限制饮酒、坚持运动等;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实时了解乳房动态变化,如果乳房出现异常迹象,应及时就诊;为了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激素治疗时应尽量使用最低剂量;对于乳腺癌高危女性,如有乳腺癌家族史或乳腺癌基因突变者,可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主持人结尾:好的,非常感谢向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刚的分享,大家会更加了解乳腺癌的筛查方法都有哪些,同时各位女性朋友在生活中也会更加注重乳房健康。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