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要闻 养生 行业新闻 图说健康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探索创新医疗技术让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健康大河南讯:在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及深化医改的进程中,城市公立医院如何守好、守牢主阵地,推动医院走向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病人满意为标准”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进专科专病建设,探索创新医疗技术,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诊疗服务,使广大患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感动——省心又省钱的看病体验

  “周主任,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给我治好了病,今后我可能都无法站起来走路了。”2019年11月25日,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病房,已办理完出院手续的患者王女士专程来到医生办公室,感谢该中心主任周红刚带领的专家团队,为她微创治好了胸椎管狭窄症。

  今年50岁的王女士来自山东枣庄。两年前,出现腹部及双下肢麻木、无力、感觉减退,并且慢慢向胸部发展,双下肢出现瘫痪不能行走。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胸10-11椎管狭窄,随后给予药物保守治疗,但效果欠佳。两年间,王女士奔走全国多地大医院就诊,但一听医生说要开大刀上钢钉固定,她惧怕风险,便选择在当地保守治疗,仍然不见任何效果。由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脊柱微创治疗在全国影响力颇大,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王女士就来到了河南郑州就诊。

  在明确“胸椎管狭窄症”诊断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星晨,借助3D计算机导航,为王女士实施了局麻下行脊柱内镜胸椎微创治疗。治疗结束,患者感到胸腹部麻木症状基本消失,双下肢肌力也有所改善。更让一家人感到非常高兴的是,没想到手术之后还能下地行走了,王女士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了新期盼。

  胸椎管狭窄症是治疗难度较大的脊柱疾病,也是极易导致双下肢瘫痪的高危疾病。以往,这类疾病需要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但截瘫率高、风险较大。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因身体不能耐受,便失去有效治疗及康复的机会,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作为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的特色专科和优势学科,近年来,椎间盘中心团队在传承脊柱外科传统治疗优势的基础上,经过潜心钻研,利用先进的微创诊疗技术为患者探索解决病痛的“良方”。该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脊柱内镜微创技术,先后开展腰、颈、胸椎,椎间孔镜技术、Delta(宽通道)技术、计算机导航下内镜技术等多项先进诊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6年4月,专家团队成功完成国内第一例局麻下经皮内镜胸椎管狭窄症减压术,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完美”破解了开放手术截瘫率高的一大难题。目前,中心已完成院内院外胸椎管狭窄症微创500余例,牢牢树立了脊柱微创技术诊疗的业界丰碑。

  “看病真是既省心又省钱。”这样的就医体验已成为患者来该院就医最真实的感受。今年46岁的周口市项城县农民刘翠英(化名)怎么都不会想到,曾经被梅杰综合征折磨得“睁不开眼睛、走路想撞墙”的生活,最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得到了有效治疗,是该院眼科老专家刘现忠主任的创新疗法让她重见光明、重获新生。

  梅杰综合征是一种以长期持续性眼肌痉挛为主要症状的眼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肉毒素局部注射、脑深部电刺激术。这些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程度症状缓解,但副作用明显、疗效不理想,最重要的是脑部手术花费大约要30万元。很多家境贫困的患者因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手术,长期饱受疾病折磨使人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者还将会诱发精神障碍甚至失明。

  刘现忠结合40多年的从医经验,改良新的手术方式,从眼睑痉挛的有效解除中看到了攻克治疗梅杰综合征的希望,一台手术花费3万多元,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看病负担。目前,医院已为刘现忠的手术应用系统申报了专利,并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与高等医学院校联合攻关,将对这种全新术式进行逐步优化与完善。与此同时,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东院区“梅杰病诊疗中心”也于去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由11人组成的医疗团队为广大梅杰病患者送去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至今已有213名患者术后达到预期效果。

责任——探索创新“接地气儿”的诊疗技术

  患者满意是对一家医院和医生最美的褒奖。好口碑来自好技术、好医生、好团队、好医院。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历经40余年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近年来,伴随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稳健步伐,以及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大力推进,医院发展步入“高铁时代”。“在当前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以及新医改政策的推动下,解决疑难杂症、率先为城乡居民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是三级公立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曹晓强说。

  近年来,省直三院持续坚持公益性、坚持中西医并重、“医、教、研、产”协调发展、“防、治、康、养”一体化推进,统筹推进医院改革发展、医疗服务、医德医风等各项工作。继续强化学科建设的核心地位,强力推进优势学科建设,持续推进椎间盘中心、梅杰病中心、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急重症医学中心、消化病中心等重点专科建设。开展基层急救联盟建设工作,加强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帮扶力度,同时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让疾病诊疗更精准,健康管理耿完善,群众就医更舒适、更安心。

  “医疗技术是一家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但好的技术必须要以‘创伤小、效果好、时间短、花费少’为前提,只有这样的技术才是最接地气儿、值得探索创新和推广普及的医疗技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启东说。

  如今,“微创、无痛、快速康复”的诊疗理念已贯穿全院临床外科系统,腔镜、内窥镜微创技术以及日间手术蓬勃开展。高效精准的诊疗技术及优质的医疗服务已辐射省内外,多个省份甚至周边国家的患者纷纷慕名前来;医院还先后与北京301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建立技术协作关系,患者足不出省,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知名医院的同质化诊疗。

  担当——连通内外的医师“培训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为了让更多的椎间盘病患者享受先进的脊柱微创内镜技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建立了全省最早的脊柱微创培训体系,在国内较早建立了椎间孔镜技术培训实践基地。2010年,该院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脊柱内镜学习班;截至2019年底,培训班已达114期,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四川、贵州、江苏、吉林、湖南、新疆以及台湾地区等300多家医院的2000余位医生参加培训学习。

  为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近年来,医院已连续举办23期脊柱内镜培训班,对省内18个地级市110个县区医院脊柱外科医生进行脊柱内镜技术培训。河南省内脊柱微创培训体系就此建立。2017年4月,医院牵头组建了国内首个跨省级椎间盘病专科联盟,已有来自全国各地13个省份的76家医院加入该联盟。有了联盟平台的搭建,坐诊、查房、手术帮扶、义诊等“传帮带”常态化持续开展,使数百名基层医生熟练掌握了脊柱内镜技术,真正把优质的诊疗服务送到了患者的“家门口”,做到了百姓的“心坎儿”上。

  还有“中德脊柱微创交流中心”“中德脊柱微创培训中心”相继落户……培训的“触角”不断延伸,开启了我省与国外知名医疗机构专家在微创诊疗方面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这场“硬仗”中,2018年7月,医院携手“河南省慈善总会·道健基金”,定期开展“椎间盘健康工程·道健基金慈善行活动”,救助贫困脊柱疾病患者,解除困难群众看病的后顾之忧。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今的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正在向着更高的医学技术前沿迈进,脚踏实地、探索创新、务实重干,为实现中原百姓享受高质量的健康服务而努力奋进。(通讯员:肖婧菁)

【2020年01月14日 】 [责任编辑: 方帅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