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今日头条 > 正文

对话张豫峰:体型瘦长,消化不良,常腹痛腹胀……竟然跟腹部的大血管有关系?

发布时间:2019-06-13  来源:   
2019-06-13  中原健康网   

  “腹胀、腹痛、厌食”是大家很熟悉的症状,很多人会认为是胃肠道炎症引起的,自己去药店买点胃药、或者消炎药吃,但症状往往是反复发作。殊不知,困扰你的也许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为了让朋友们详细的了解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我们特别邀请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主任医师张豫峰,给我们详细的介绍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相关知识。

  问题一:张主任,您好!腹胀、腹痛的症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就比较陌生了。那节目的开始,您先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吧?

  答: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亦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Wilkie氏病,系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持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引起通过不畅,导致十二指肠通过性障碍,局部形成梗阻或不完全梗阻的一系列病变和表现。

  临床上的少见病,国外资料显示,发病率在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三,

  下图 : 脾, 胃(上提、翻转),十二指肠,胰腺,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示意图。

  下图 : CTA的立体重建图像示意 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夹角以及与脊柱的关系。

  

  问题二:得了这种病症,除了腹痛、腹胀之外,还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答: 临床上,早期患者症状不典型,表现为普通消化道症状,常见饭后上腹部胀满不适,进一步发展为腹胀、腹痛、恶心与呕吐等一系列症状,此症状呈周期性反复发作,并且逐渐加重, 常可见伴随有便秘症状。体检腹部可见胃型及蠕动波,上腹部轻压痛,伴随胃下垂者可闻及左侧下腹振水音。 梗阻严重的可以出现,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反复发作者可有削瘦,贫血、腹水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下图显示:现在女性少见的“搓板骨”、恶液质状态的骷髅面容。曾经“被精神病”和“被神经官能症”的患者

 

  问题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发作之前有什么征兆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病情的发生呢?

  答:1.餐后上腹不适、饱胀、疼痛,一般在餐后30分钟左右,仰卧位时症状明显,患者常自己发现症状发作时改变体位可以减轻症状,如侧卧、俯卧、胸膝位等。2.间歇性反复发作,渐进性加重。

  发生原因:1. 先天性因素 十二指肠横段和上升段从右至左横行跨过第三腰椎、腹主动脉和椎旁肌。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水平起源于腹主动脉,与腹主动脉形成一锐角,并在进入小肠系膜前跨过十二指肠横段或上升段。为此,这两部分的十二指肠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所形成的锐角间隙内,正常此锐角角度平均为40~60度。本病患者,此锐角角度多小于30度。

  下图示: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和十二指肠的解剖关系

  经过20多年来的专门研究和观察。我对此病的发生有一个个人的认识和猜想。那就是,此病的发生可能与人类的从猿到人的进化演变有关。人类从爬行动物变为直立行走。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夹角的受力方向压缩减小了几乎90度。这种变化可能才是此病的发生的历史和生理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推断此病的隐匿发生率应该比较高。只是由于不认知的原因,此病的诊断率很低。应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和注意。

  上图,人类行走姿态的改变。人类从俯卧位爬行到直立行走。肠系膜上动脉与脊柱的位置关系也随之改变。

  2. 后天性因素 a躯干增长较快与内脏生长发育不协调。b腹腔内的炎症病变、以及手术。c脊柱前突及严重的腰背畸形矫正后。

 

  问题四:得了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对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答:1. 疾病的直接影响 胀满痛呕,胃肠道蠕动及消化吸收障碍,营养渐差,明显消瘦。

  2. 疾病的间接影响 此病是一个临床少见病,同时又是一个难治的疾病。主要表现在误诊误治率比较高。尤其是大多数病人。不能够得到早期的确诊和正确的治疗指导。甚至其中不少病人还被冠以精神、神经病的诊断,例如神经官能症等。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可见十六七岁的女孩出现月经不调,甚至断经。

 

  问题五: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经常会拜访哪些人群呢?为什么这些人会受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青睐”?

  答: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亲自接诊过5岁到70多岁的患者。但是,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女性多于男性,体型瘦高者多发。可能是躯干内脏生长发育不协调,发生了所谓弓弦张紧效应所致。有统计说女性占60%,是否因女性躯干/身高比例多大于男性。现代社会女孩9岁,男孩11岁即进入了快速生长发育期,长高10cm/年,不稀罕。

 

  问题六:您之前提及的症状,尤其是腹痛腹胀,跟胃肠道炎症还是有些相似的。那我们应该在临床上是怎么诊断的?有哪些诊断依据呢?

  答:关于诊断 症状+消化道造影为主,胃镜、动脉夹角测量为辅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诊断较困难,误诊率较高,我手术治疗的病人的统计结果,曾经62例中有53例曾被误诊(85.48%)。此病,消化道造影可提供最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其可确定十二指肠扩张程度,明确压迫部位,对于十二指肠表现出笔杆样压迹和扩张的肠管呈现出蠕动和逆蠕动 的“钟摆样运动”即可定性诊断。但是,对于保守治疗反复发作的患者,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首先行胃镜检查,诊为胃黏膜病变,或胃镜下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应考虑此病的可能性。彩超及CTA测量肠系膜上动脉夹角<30度,强力支持本病诊断。

  有几种情况需要鉴别诊断:1、肠旋转不良2、慢性便秘

  3、胆汁反流性胃炎等。

  上图: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扩张明显

  上图: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消化道造影见典型胃下垂

  上图: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消化道造影见笔杆征及十二指肠扩张和逆蠕动

  本病的治疗原则:早期保守治疗、先期手术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多是由于生长发育期不协调(保守治疗)导致的内脏局部结构异常(手术治疗)。此前,由于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不当,导致手术效果不理想,加之本病发病率很低,每个医生的病例数很少,经验不足,许多著名医院的知名专家对于此病的研究和了解甚少,多局限于一些书本知识。而过去的,大多数书本知识,很多治疗方面的观点是比较陈旧的,对此病过分强调保守治疗。因此,临床更多的采取了保守治疗的措施,使得大多数本该手术的患者错失了良好的手术时机,更多的在痛苦中煎熬。

 

  问题七:张主任,我们了解到,您在这方面的治疗是非常有经验的。那么您会采用哪些治疗方法呢?

  答:我研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已经20多年了,从最初的书本上的老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演进发展过来,手术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大部分病例我都亲临消化道造影,掌握第一手的病情资料,到现在,我们已经针对不同时期的病情、程度,研究发展出了5套手术方案,分别针对早中晚期的病变,和胃肠道功能改变的轻与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手术疗效,技术研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的地位,至今已经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百多例患者专程前来我处手术治疗。

  上图:近期治愈的四川患者表示感谢的锦旗

 

  问题八:张主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不是必须手术才可以治愈呢?

  本病可以分为非器质性病变阶段和器质性病变阶段。

  胃下垂和十二指肠扩张是本病典型的器质性病变,一旦发现即应该进行手术治疗。在此之前尚可以考虑保守治疗的各种方案,比如说餐后膝胸卧位,侧卧位等。当本病已经出现上述器质性病变的情况,我们知道,本病的病因是由于内脏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的,因此也是任何药物,都不能根除它的病因的,只有经过手术恢复了十二指肠的通畅性,本病才能够得以根除,所谓彻底治愈。

 

  问题九:得了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护理对病情才是有利的呢?

  答: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一旦确诊,日常的生活护理是很重要的,家人的理解和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治疗以前,症状发作期,可以使用各种保守治疗的方案,食物可以选择,高热量,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饮食,用料理机打碎后食用,例如葡萄糖粉,蛋白粉,奶粉,打碎的肉糜,蔬果或者鸡蛋羹,鸡蛋茶,等等。适当参与有益的娱乐、运动。有规律的作息安排,尽量脱离高度紧张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手术以后,一个月内注意少食多餐,也可以按照术前的饮食方案继续一周或更长一些日子,逐渐的转为正常饮食的质和量。适当娱乐、运动,树立信心,乐观克服可能出现的症状反复阶段,尽早回归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记得复诊复查的日期,特殊情况多与主治医生沟通联系,获得及时正确的指导意见。

 

  问题十:虽然说当前的医疗技术,可以化解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痛苦。但其对我们的生活和身体的影响还是避免不了的。为了帮助更多健康朋友预防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在节目最后您有什么好的建议送给大家吗?

  答:在过去,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说,增肥以后这个病可以治愈,比如说,女性怀孕生孩子以后这个病可以治愈,这都是不确切的,我这里曾有6个,在国内某大知名医院,留置小肠营养管的患者,最长的留置时间长达7个月,也确实有增肥的效果,但是原来的症状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最终在我这里做了手术,道理很简单,你怎么确定能够促使增加的脂肪都是长在你需要的位置呢?

  综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人体内脏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的十二指肠通畅性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状态。药物治疗和体位治疗的效果是短暂的和低效无力的。只有通过改变结构,恢复十二指肠应有的通畅性。此病才可以得到,彻底的治愈。因此至今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外科手术是彻底治愈此病的,相对较好的治疗方法。

  患病早期者的手术治疗,可以阻断患者胃下垂、胃无力等其他并发症的综合发生率。以往一些医院,此病的手术效果相对较差,首先是与患者接受治疗的时机或者时间太晚有关,当所有此病的并发症都已经出现了的时候,才去进行手术治疗,无疑增加了术后恢复的难度。其次也是和手术的方案本身有关。一个简单的手术方案,可能不足以适合治愈所有的症状或患者。

 

  专家介绍:

  张豫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微创外科学会委员、河南省腹腔镜学组副组长、九三学社郑州大学委员会委员、医学部第一支社主任委员。

  1978年就读原河南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1994年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首批内镜外科医师资格证书,200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日本专门研修和交流腹腔镜微创技术。是河南医科大学内最早开展腹腔镜外科的、技术最全面的微创外科专家。是国内仅有的几位率先达到腹腔内无禁区的普通外科腹腔镜微创技术权威专家。2005年9月独立完成世界首例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加结肠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000年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缩胃减肥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等多项高难度微创手术填补了河南省的空白,技术水平位居国内领先。

  擅长胆囊结石及息肉、甲状腺肿瘤、结直肠癌、胰腺和胆道肿瘤、胆总管结石、肝囊肿、脾囊肿、肝肿瘤、阻塞性黄疸、等的微创手术治疗。腹腔镜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癍、肝硬化门脉高压、胃肿瘤、胰岛细胞瘤、十二指肠瘀滞症、贲门失迟缓、食道裂孔疝等均获得良好疗效。独立承担2项省级科技公关项目,并获得省科技厅2等科技成果奖。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交流。专业著作3部,国家级及省级专业论文28篇,国家专利3项。

 


[责任编辑: 蒋天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