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今日头条 > 正文

【对话张勤生】勤于思考攻克医学难题,仁心仁术润泽广大患者

发布时间:2018-06-29  来源: 河南医药网   
2018-06-29  中原健康网   

  主持人:2017年11月,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体现了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为纪念这一节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推出重磅策划《医路》,讲述行医故事、彰显仁心仁术、传播医者价值。

  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河南省中医院医务部主任兼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张勤生教授,请他来和我们聊一聊他的医路人生。

  主持人:张主任,开头我们提到,国务院去年已经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您对此有什么感受?

  嘉宾:首先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行业性的节日目前有三个,分别为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而这次设置的医师节可以说充分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话的精神,可以看出党和国家确定了卫生与健康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位置,是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其次从目前大的医疗社会背景来说,目前社会公认的医生很辛苦,工作劳动强度也大,收入又不是很高,在国外医生是很受尊重的行业,在国内的医生的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反而目前医患关系还比较紧张,而医师节的设立不仅可以引起了全社会对医生职业和医生群体的关注,更增强了医生的职业自豪感,对社会上尊重医生,提高广大人民健康生活水平有着很重要意义。

  主持人: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师代表,现在的您,已经是河南乃至全国医疗圈里一位耀眼的明星,成为无数年轻医师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特别好奇,您当初是怎么走上从医这条道路的?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嘉宾:我之所以当一名医生, 是因为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并且治病救人是他们的职责。医生救人小到门诊,大到手术,都能关系到人们的生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在我小时候,每当看到家人或身边的朋友因为疾病承受痛苦而被治愈,我的心里就很羡慕佩服医生,所以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医生,也要当一名能够治病救人、解除更多病人病痛的好医生。

  主持人:2018年3月28日,日本大阪国际第14届内镜治疗研究会上,您带着自己独创发明的“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应邀出席,引起了热烈反响。这项疗法有效的治疗了胃食管反流,不但全程无创伤、不出血、术后效果立竿见影,而且花费极低,造福了很多患者。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项手术吗?

  嘉宾: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欧美国家发病率达到20%,我们国家的发病率大概是10%左右,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肥胖的增多,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我每天的门诊将近三分之一的患者都是长期饱受反酸、烧心的影响,有些靠药物勉强可以控制,但是停药后复发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不仅给患者本人,乃至整个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发明独创的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是在胃镜下,通过套扎的方法,起到贲门也就是食管下口紧缩不再松弛阻止反流的目的,吃药治标不治本,我们的贲门松弛紧缩术可以完全治愈胃食管反流病,并且创伤小、费用低,还利于基层医院推广。

  主持人:据我们得知,目前该疗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请问您“发明”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嘉宾:谈不上灵感,之所以会想到用这个方法去解决病人痛苦,那是因为我遇到一个年轻病人,十几年经常咳嗽、哮喘,常年在呼吸科住院治疗、效果又不好,因为她还有个症状就是烧心,我就想是不是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支气管哮喘。我就查阅大量胃食管反流病资料,除了外科胃底折叠术和射频消融治疗,现在并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况且外科手术由于创伤大,95%的病人并不接受。我就想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之所以出现症状原因很简单,就是食管下口贲门这个开关失灵了,那么我就在想怎么去解决这个开关的问题,我是想着尝试能不能把贲门口采用套扎的方法,黏膜缺失狭窄不就不松了,没想到是这个病人同意我的想法,做完手术,奇迹出现了,病人症状术后很快缓解,我们随访一年也没有再复发,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120多例病人,效果都很好,感觉自己很幸运,能为这么多病人解除痛苦,作为一名消化内镜医生感觉很自豪。

  主持人:张主任,您认为在面对医学难题时,作为一名医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态度?

  嘉宾:有句俗语说的好“世行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为一名医生,面对医疗难题时,这句话同样适用。医学关乎的是人的生命科学,面对医学上的难题,我们不仅需要坚持不懈,勇闯难关的精神,更需要严谨认真,崇尚科学的态度,科技创新也是医学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必经之路。

  主持人:有人这样评价您:专业有态度,技术有高度,治病有温度。就技术方面来说,您对于自己现在的高度还满意吗?您的理想高度是怎样的?

  嘉宾: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你的天职,虽然目前我们的“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肯定是内心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是对我们技术创新,不断努力的肯定,但这又是新的起点,又是不断鞭策我们进步的动力。

  我理想的高度是没有高度,因为医学是无止境的,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会继续努力,在创新的路上走下去。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不仅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也是教书育人的教授。您怎样看待这两个职业?

  嘉宾:首先医生是一个以治病救人的行业,医生是守护人生命健康的卫士,这个职业虽有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比如高负荷的工作,医患关系的紧张等,但是当你不断为病人解除病痛,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职业自豪感。

  教授是一个以教书育人为最高职业追求的职业,我们也经常带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医生还是教师,其实都是两个职业自豪感较强的职业,都需要我们不断进步、不断追求、不断努力。

  主持人:作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您的带领下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河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术大会,同时还成立了国家消化疾病信息中心早癌诊治郑州分中心,这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您认为,学术交流对于医学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嘉宾: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医学进步和发展,提高医疗临床水平的平台,每一次学术会议的召开都会召集了同一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交流,而且参加交流的代表一般都在本专业或本课题中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会讨论、分享、制定一些新技术、新规范,是了解专业领域最新前沿研究和最新医疗动态的最佳途径。自从我当选第一届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后,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河南消化届实实在在做些事情,我们连续两年举办消化内镜大会,参会规模都上千人,在省内率先采用学术报告、现场手术演示和网络直播的方法,每次都把国内消化届顶级专家邀请过来做学术报告和手术演示,去年我们会议现场手术演示三、四级手术20余台,在线网络观看会议直播达10万余人,为河南消化届同道提供了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了河南消化领域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在国内的影响力。

  主持人:作为河南省中医院医务部主任兼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您以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带动科室工作人员?怎样协调医生与管理者这两个角色?

  嘉宾:工作作风谈不上,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长期的工作习惯,我一直告诉科室工作人员“在其职,谋其位,干其事”,“ 踏实肯干是根基,刻苦钻研是精神,科学严谨是态度,探索进步是方向”,这是我的工作习惯,长期在一起工作,自然而然也就影响了科室里其他人员。

  其是医生与管理者并不矛盾,在两者的协调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完善与提升,你的责任越大,你要付出的努力与精力也会越多。如何协调,我始终奉行一条准则:在恰当上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充当恰当的角色。就比如每天的查房、坐诊,手术,你就是一名医生,你就要做好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工作。既然是科室主任,你就有义务和责任带领大家把科室不管在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行业内做得更好。

  主持人:同事们都说,您总是每天第一个到科室,最后一个离开科室,更是被戏称为“行走的钟表”。请问是什么精神、什么动力支撑着您如此拼命?

  嘉宾:这也许和我的性格有关,做什么事情都比较认真,最求完美,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更多的还是一种责任吧,作为科主任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认为有责任和义务把科室整体水平提高上去。

  主持人:正常来讲,您一天工作都做些什么?工作最重的时候连续作战多长时间?家人支持你的工作吗?

  嘉宾:每天的工作很多,很繁琐,也很累;在医院要坐门诊、要查房、还要手术,另外还兼任医院医务部主任承担医院大部分的医疗行政的管理工作;作为医学会主委还要定期举办学术活动;作为郑州市政协委员和九三学社市委委员,还有很多政治上的任务,还要承担大量的社会调研任务和党派赋予的很多任务和责任。工作最忙的时候连续工作多长时间我已将记不清了,但是加班常态化倒是真的。家人支持永远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家里人担心最多还是能不能按时吃饭,按时休息等身体健康的问题。

  主持人:节目的最后,在2018年全国首个医师节到来之际,请您对全国的医务工作者送上您的祝福。

  嘉宾:这里我要向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们说一声,同道们:大家辛苦了!衷心祝福每位同道,医师节快乐!我们是白衣天使,是健康卫士,更是拼搏勇士,为我们崇高的职业而自豪,向你们致敬!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张主任的分享,从张主任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勇于探索的逐梦者。严谨、勤奋、求精、奉献,这些精神时刻引导并鼓舞着我们后辈之人努力前行。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张勤生教授

   嘉宾介绍

   主任医师、教授,郑州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委员,河南省中医院医务部主任兼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健促会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内镜质控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