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要闻 养生 行业新闻 图说健康  

省医呼吸重症精准医疗大事件,河南模式影响全国

  

↑↑↑点击上方视频观看直播全程精彩内容

  编者按:在所有人的记忆里,ICU,就意味着冰冷的灰色,意味着一扇厚重之门、阻断了患者和亲属,里面,是病人在白衣战士的协助下、与死神殊死搏斗,外面,是亲属翘首以盼的渴望。而在这渴望里,还伴随着家属隐隐的焦虑,他们焦虑ICU高昂费用,这是众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最大原因;同时,很多患者长时间在ICU,与世隔绝,他们感受到的是冰冷的器械、和倍感无望的环境,很多时候这环境对于身体恢复来讲起着背道而驰的作用;更让人忧虑的是,很多患者未能得到专业的康复措施和方法,即使活了下来,却从此丧失了自己生活的能力;对于很多医生来讲,他们也习惯了ICU生命的灰色,要么生、要么死,却无暇或未曾想到,患者战胜疾病活下来之后,如何继续实现自理生活,促进病人身体的彻底康复,让患者重新走进社会。

马利军主任医师

  前言:河南模式必将影响全国 变革发生在郑州

  时光流逝,虽有相似,行到今年,却有创新。 如今,ICU的革命来了,智能化、个性化被赋予到ICU的流程之中,它缓解了家庭的压力、减轻甚至消除了病人的恐惧、转变了医护人员的观念,终结了传统ICU单纯生与死的灰色,注入了别样的生机与绿色,让更多的患者有更多的机会获取走进生活的希望。这小小的变化,却是ICU发展史上重大的进步,这进步发生在郑州,发生在河南省人民医院。

  做出这样一个重大变革的,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这里,《健康大河南》看到我国首部由该科室制定和实施的《加强监护病房(RICU)、呼吸治疗中心(RCC)和呼吸康复病房(RCW)收治范围、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管理方案》。针对呼吸重症收治的常见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呼吸衰竭,它详细的规定了各项转入转出制度和相关标准。其核心理念就是将重症病人区别对待,将传统的“生也ICU、死也ICU”的一刀切形式,按照智能化、精准化的要求转变成“重症-亚重症-康复”三位一体、区别层次、分门别类的模式。

刘红梅主任医师

  通俗的讲,当一个病人病情非常严重、生命垂危的时候,此时适应他的病房是呼吸重症ICU,这是“重症-亚重症-康复”三位一体模式的第一阶段,这里的特点与传统ICU相似,但也有其专业的地方,更有其不同的地方。此一阶段,医生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为了为抢救病人赢得救治时间,往往会采用昂贵的生命支持技术。

  而当这个患者的生命指征有所好转达到一定标准,但是在传统的ICU标准中还需要继续留在ICU病房的时候,病人就可以转到亚重症病房中。这是“重症-亚重症-康复”三位一体的第二阶段,这里消耗的医疗资源少、费用低,患者依然获得专业的、对症的、精准的、有效的诊治。同时,家属探视时间得到延长,部分特殊患者能让家属照看,这也体现了医疗过程的人性化。

  而对于需要进一步采取呼吸康复、心理康复、营养帮助及家庭康复的患者,则需要转入到专业性极强的呼吸康复病房中,这是重症-亚重症-康复”三位一体第三阶段。这里囊括了所有的呼吸重症患者所需的康复训练,一般普通病房的康复条件与技术难以有效帮助患者康复,因为只有专注研究呼吸疾病的医生、呼吸治疗师和护士,最了解在这里病人的器官构造和呼吸障碍的问题所在。

程剑剑主任医师

  这个“重症-亚重症-康复”三位一体流程的问世,倾注了众多医护人员的心血,这里的医者如同一个巅峰水平的匠人,在一颗匠心的指引下,不断思考、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将呼吸重症病人的康复这一件事做到了极致。他们依托精湛的医术、凭着对工作的极端熟悉,不断从工作中与参观学习中汲取灵感,大胆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将自己的经验升华为三位一体的新天地,以可行的措施、精准的步骤,总结出现代ICU的变革。

  为了详细了解这个变革,《健康大河南》采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的创始人马利军主任医师和现任主任王凯主任医师,以及方案的起草人程剑剑主任医师、刘红梅主任医师。我们根据“重症-亚重症-康复”这个三个阶段一一解读。

【2018年06月15日 】 [责任编辑: 蒋天旺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