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高敏:心衰患者必看!这些生活细节要记牢

发布时间:2025-08-12  来源:   
2025-08-12  中原健康网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SICU 副主任医师 高敏 )当别人谈论 “诗和远方” 时,心衰患者更在意如何平稳度过每一天。一次普通的感冒,可能引发咳嗽、呼吸困难,让本就脆弱的心脏不堪重负;一场情绪的剧烈波动,如过度焦虑或愤怒,也可能导致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致使病情急转直下。这些在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像隐藏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时刻威胁着心衰患者的身体状况。

  但别灰心,心力衰竭并非意味着与高质量生活绝缘。只要掌握科学的日常管理方法,从饮食的精准把控到运动的合理安排,从病情的细致监测到心态的积极调节,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应对,心衰患者同样能让生活充满阳光。想知道这些科学管理方法究竟是什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落实?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深入了解。

  一、饮食:吃得对,心脏才轻松

  吃饭这件小事,对心衰患者却至关重要,每一口食物都影响着心脏的 “工作量”。

  (一)少盐,给心脏减负

  盐是常见调味品,但对心衰患者却是 “隐形敌人”。过量摄入,盐中的氯化钠会让水分滞留体内,加重心脏负担,就像让疲惫的水泵处理更多水。心衰患者每天食盐量应控制在 3 克左右(约小半啤酒瓶盖),需告别咸菜、腌肉等高盐食物,烹饪时可用香料、柠檬汁提味。

  (二)控制水分,量出为入

  心衰患者心脏排水能力弱,过量饮水会加重负担,引发水肿、呼吸困难等。每天饮水量(包括汤、粥、水果中的水分)控制在1.5 - 2升,可用刻度水杯记录。若体重1-2天内增加2-3公斤,需及时就医。

  (三)营养均衡,为心脏加油

  控制盐和水的同时,营养也不能少。瘦肉、鱼、豆类等优质蛋白,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能帮助身体修复、补充维生素。不过,服用保钾利尿剂的患者,要注意香蕉等高钾水果的摄入量。咖啡、浓茶、酒精、辛辣食物可能刺激心脏,诱发心悸或心律失常,尽量少碰。

  二、运动:动得巧,心脏更有力

  “心衰患者不能运动”是误区!事实上,适当的运动就像给心脏做 “康复训练”,能有效增强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不过,运动一定要遵循 “安全第一” 的原则,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进行。

  散步是心衰患者最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每天清晨或傍晚,在空气清新的公园或小区里,以缓慢、舒适的速度散步 20 - 30 分钟,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身体。随着身体状况的逐渐改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增加散步的时间和距离。除了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运动也非常适合心衰患者,这些动作不仅能活动筋骨,还能通过调节呼吸,帮助放松身心,对心脏和身体都大有益处。

  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监测自己的身体反应。以微微出汗、呼吸稍快但不急促、运动后稍作休息就能恢复为宜。如果出现心慌、气短、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坐下或躺下休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病情不稳定或刚出院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暂时不要运动,等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开始锻炼。极端天气也应减少外出。

  三、日常监测:细心观察,及时发现 “预警信号”

  心衰患者的身体状况就像天气一样多变,学会自我监测,就如同给心脏装上了 “安全警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每天晨起排尿、进食前称体重,体重突然增加可能是心衰加重信号。除了体重,还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症状。观察呼吸情况,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入睡、需要垫高枕头才能呼吸顺畅等情况;留意身体是否出现水肿,尤其是下肢、脚踝、眼睑等部位;关注自己的疲劳程度是否比平时加重,活动耐力是否下降。哪怕只是轻微的变化,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此外,还要按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千万不要因为感觉身体状况良好就擅自减少复查次数或停药,以免病情反复,造成严重后果。

  四、用药:按时按量,别让 “救命药” 失效

  药物是控制心衰的关键。药物是控制病情的“武器”,每种药都有特定服用时间和剂量,可设手机提醒或用药盒分装,避免漏服。

  有些患者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感觉症状有所缓解,就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一定要先和医生沟通,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切不可自行换药。还有在服用新药或保健品之前,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让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确保用药安全。

  五、情绪管理:好心情,也是 “良药”

  心衰需长期治疗,因病情反复、活动受限,患者易产生负面情绪。不良情绪就像一把 “软刀子”,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体内激素失衡,进而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家人要多陪伴支持,患者也可培养兴趣爱好调节心情,若出现长期情绪低落、失眠等情况,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和疏导,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六、预防感染:保护好身体,别让心脏 “雪上加霜”

  感染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急性发作。流感季要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保暖,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

  心衰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科学管理,患者完全可以过上接近正常的生活。只要做好饮食、运动、监测、用药等日常管理,保持良好心态,预防感染,患者也能让心脏重新 “轻盈”,享受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 孟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