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讲堂】专访程心:“指针点穴术”的传承与坚守
健康大河南讯:欢迎收看由河南守正堂国医馆赞助播出的《非遗大讲堂》。中医非遗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智慧结晶,从辨证施治的哲学思维到针灸推拿的临床技艺,承载着千年传承的生命智慧。为了展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公众对中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尊重,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联合旭正堂特别推出【非遗大讲堂】节目,与非遗传承人一起,揭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神秘面纱,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
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指针点穴术"第二十六代代表性传承人程心,一同探寻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之路。
本期要点:
主持人:程老师,能不能先跟我们介绍一下“指针点穴术”到底是什么?是手指的功夫配合着银针才有的这个技艺吗?
程老师: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很多人都会有误解,指针点穴,其实是手指替代针刺用针,是针灸疗法和按摩疗法的融合,方法是 意、气、力渗透用于人体穴位,使人体达到身心健康,
主持人: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又是如何踏上"指针点穴术"的传承之路的呢?
程心:一切都要从1985年说起,当时我的父亲被病痛折磨,看着他难受的样子,我心急如焚,便下定决心要学习中医,希望能用自己的医术治好父亲的病 。那时候,我四处寻找学习中医的机会,阅读各种中医书籍,可中医理论深奥,很多地方我都一知半解。
直到1992年,一次因公出差的学习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出差途中,我偶然结识了睿智道长。初次见面,道长就看出我对中医的热忱和决心,他被我的真诚打动,便决定收我为徒,传授我"指针点穴术"。在山中跟随恩师学习的日子里,我从最基础的经络穴位认知开始学起,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练习基本功,包括指力的训练、手法的规范等。恩师教导我,"指针点穴术"不仅是手上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炼,要学会静养心法,只有心无杂念,才能精准地找到穴位,施展出最佳的治疗效果 。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研读古医典籍的重要性。像《黄帝内经》,它就像一座宝库,里面关于经络气血运行、人体脏腑关系的论述,为我的学习和实践指明了方向;还有《针灸大成》,详细记载了各种穴位的功效和针灸手法,我反复研读,不断揣摩,将其中的知识融入到"指针点穴术"的学习中 。
主持人:从最初偶然接触到后来坚定地深入学习并传承,这个过程中您的心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又是什么让您如此坚定呢?
程心:一开始,我只是单纯地想治好父亲的病,学习中医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渴望和冲动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中医的世界博大精深,每一个理论、每一种技法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这让我对中医的热爱从简单的治病救人,上升到了对一门学问的敬畏和追求 。
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在练习指力的时候,手指常常因为过度用力而肿胀、疼痛;在学习辨证论治时,面对复杂的病症,我也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地判断病因和选择穴位 。但是,每当我看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我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而且,恩师时常告诫我,"指针点穴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传,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也让我坚定了传承的决心 。传统文化中那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尤其是《道德经》里"上善若水"的思想,教会我要有如水般的坚韧和包容,在传承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 。
主持人:您所创立的中医经穴诊疗体系十分独特,它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形成的呢?
程心:这要从2008年的一个病例说起。当时,一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的田女士找到我,她尝试了很多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看着她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我决定尝试用"指针点穴术"为她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根据她的具体症状,仔细分析病因,参考古籍中对类似病症的记载,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三个月的悉心治疗,奇迹发生了,田女士的症状基本消失,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
这次成功的治疗让我深受鼓舞,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指针点穴术"在治疗疑难病症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于是,我开始系统地收集类似病例,查阅大量的古籍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深入研究经穴调理的理论和方法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逐渐构建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中医经穴诊疗体系 。
主持人:能否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讲您是如何运用经穴技术调理帕金森的呢?
程心:好的,以江西的李先生为例。李先生在2020年找到我时,已经被帕金森病困扰了很久,肢体僵硬、行走困难,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中医将帕金森归为"颤证",根据古籍记载,如隋朝巢元芳的《诸病源候论》中提到的"风在四肢拘挛不伸候""五指筋挛不得屈伸候" ,以及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所说的"颤,摇也。振,动也。经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 ,可以看出帕金森病主要与经脉的失调有关 。
我对李先生进行了详细的辨证,发现他属于维脉失调型的帕金森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醒脑通经补奇法" 。首先选取金门穴,它是维脉的起穴,主要调理膝胻酸、下肢痹痛等症状;同时选取阳交穴,它是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会穴,对于调理阴维脉病,改善僵硬、跌倒、转身困难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我还配合整脊手法,调整他的脊椎间隙,因为脊椎的健康与经脉的通畅密切相关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他的肢体逐渐变得灵活,能够正常行走,生活也基本能够自理 。如今五年过去了,他的状态依然稳定,最近还打电话说要专程来看我 。
主持人:"指针点穴术"融合了点穴推拿、整脊、艾灸、药物外敷等多种技法,您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根据不同病症灵活搭配这些技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呢?
程心:同一种病症,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治疗时需要辨证施治,精准配穴 。以腰椎间盘突出为例,有的患者只是腰痛,腿不痛;有的患者腰腿都痛,而且疼痛的性质也不一样,有的是酸痛,有的是刺痛;疼痛的部位也有所不同,有的在腿后侧,属于膀胱经的循行部位;有的在腿侧面,属于胆经的循行部位;还有的前面痛,可能是胃经受影响 。
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我会先通过详细的问诊和触诊,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 。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腰痛腿不痛的患者,我会先采用整脊手法,调整脊椎间隙,使突出的椎间盘有回纳的空间 。整脊手法使用后,再开始点穴调理,从肝俞穴开始,依次点按到大肠俞穴,腰以上的穴位用泻法,以疏通经络、泻除邪气;腰以下的穴位用补法,以滋养肝肾、强壮筋骨 。
如果患者腿走路沉重,这可能是湿气阻滞经络,我会从昆仑穴开始泻,因为昆仑穴是膀胱经的穴位,具有祛湿通络的作用 。如果患者膝腿酸,我会取上下巨虚穴,这两个穴位可以逐湿,缓解酸痛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我还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适当配合艾灸和药物外敷 。比如对于体质虚寒的患者,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药物外敷则可以直接作用于局部,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
主持人:您擅长治疗的病症范围很广,从骨科疾病到内科问题都有涉及,在经穴调理上,这些不同类型病症的思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程心:相同点在于,无论是治疗哪种病症,都要遵循"安心定志"的原则 。一方面,作为调理者,我自己的心态要平和,不能急躁,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另一方面,要安慰患者,让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疾病可以得到改善 。很多时候,患者的心态对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一句温暖的安慰、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不同点在于,不同病症的病因和病机有所不同,所以调理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像腰椎间盘突出等骨科疾病,大多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亏虚,肝藏血,主筋;肾生髓,主骨,肝肾不足就会导致筋脉的约束能力下降,骨骼的稳定性变差 。再加上一些外力因素,比如搬东西姿势不对、打喷嚏等,就容易引起椎间盘破裂而突出 。所以在治疗骨科疾病时,重点在于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同时配合整脊和点穴手法,调整脊椎和关节的位置,缓解疼痛 。
而对于胃病、失眠等内科问题,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比如失眠,其中有一种类型是因为"胃不安则不眠",所以在调理失眠时,可以从调胃着手 。通过点按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使胃气通畅,从而改善睡眠 。在治疗内科疾病时,更注重整体的调理,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找到病因的根源,进行综合治疗 。
主持人:您的经穴调理以周期短、效果稳定而闻名,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呢?在提升治疗效率和稳定性方面,您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程心: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历代圣贤所留下的典籍 。比如《黄帝内经》,它是中医的经典之作,其中关于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论述,为我的经穴调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像"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经络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正常运行,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
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则离不开对名家医案的研读 ,从他们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中汲取灵感 。同时,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我也会认真记录每一个病例,总结经验教训 。遇到疑难病症,我会反复思考,分析病因,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
我的座右铭是"慎微思危",取"慎独"及"居安思危"之义 。在临床治疗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观察细微之处,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细节 。比如在触诊时,要仔细感受患者身体的温度、肌肉的紧张程度、穴位的反应等;在问诊时,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情绪状态等,这些信息都可能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 。而且,我也不会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治疗效率和稳定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
主持人:作为河南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会员,您认为儒医文化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您的行医过程中,儒医文化又是如何影响您的诊疗理念和方式的呢?
程心:儒医文化是儒家文化与中医文化的深度融合,它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强调"仁","医乃仁术",这与中医治病救人的宗旨不谋而合 。儒医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也激励着中医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和品德,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还要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为社会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在我的行医过程中,儒医文化对我的影响无处不在 。首先,它让我更加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 。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以患者为中心,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无论患者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官还是平民,我都会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地为他们治疗 。
其次,儒医文化中的"静"对我的诊疗理念影响很大 。"静"字拆开是"青"和"争",寓意着人要像青山一样,屹立而不争,保持内心的平静 。只有心静了,才能在诊疗过程中排除杂念,专注于患者的病情,准确地判断病因,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给患者治疗时,我会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认真分析脉象和舌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种平静的心态也能感染患者,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更加放松,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中医在现代科学体系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程心:在现代科学体系下,中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医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 。比如,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测设备,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依据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中医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总结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中医的认可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
然而,中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医的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人体自身的调节和平衡 ,而现代科学更侧重于实证研究和微观分析 。这使得中医在与现代科学的融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误解 。另一方面,中医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目前中医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模式不够完善、实践机会不足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的发展 。
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积极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挑战,让中医在现代科学体系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
主持人:听说您近期与旭正堂合作成立了非遗专家小组,能否谈谈您加入的初衷?
程心:旭正堂在中医领域一直有着卓越的建树,他们在中医传承、临床治疗、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 。而且,吴玉玺会长对中医的热爱和对传承工作的重视,让我非常钦佩 。当他邀请我加入非遗专家小组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
我加入的初衷主要有两点 。一是希望能够借助旭正堂这个平台,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目前还有很多人对它了解不够 。我想通过与旭正堂的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公益讲座等,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了解中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
二是希望在这个团队中,能够向其他优秀的中医同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和见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中医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见解,在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中,我相信自己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为我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
主持人:对"指针点穴术"的未来传承和发展,您有怎样的规划和期望?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方面,您会采用哪些方法和策略,确保这一宝贵的中医技艺得以延续和发扬?
程心:对于"指针点穴术"的未来,我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惠及更多的患者 。
在传承和发展方面,我有以下几个规划 。首先,我会继续深入研究古老的中医经典,挖掘其中关于"指针点穴术"的精髓和奥秘,不断完善和丰富这一技艺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其次,我正在整理编写《指针点穴按摩技法》《帕金森病指针点穴康复法》两本书稿 ,希望能够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整理成书,为后来者提供学习和参考的资料 。
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方面,我会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会先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穴位知识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然后,在临床实践中,我会亲自指导他们,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二是注重品德培养 。我会教导他们要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念,要有仁爱之心,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只有品德高尚的中医人,才能真正为患者解除病痛,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
三是鼓励创新思维 。我会引导他们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指针点穴术"的治疗方法和应用领域 ,让这一技艺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
本期嘉宾:
中医世家:程心
“指针点穴术”第二十六代代表性传承人
周口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河南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会员
第九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优秀奖得主
二十六代薪火相传,经穴辨治祛顽疾——程心独创中医经穴可视化诊疗体系,以精妙经穴调理之法,为众多疑难病症患者带来康复希望,尤其在帕金森病治疗领域成效卓著。
擅长治疗:
专精于运用经穴调理技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滑膜炎、颈椎病、胃病、失眠多梦、扭挫伤、落枕等病症开展特色治疗,在帕金森病的中医经穴调理方面造诣深厚。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调理周期短、效果稳定的显著优势。
指针点穴术源起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融合点穴推拿、整脊、艾灸、药物外敷等传统技法,在病症调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疗效确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