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访谈】王琼叶:内科治疗不是备胎 这些用药联合策略能救命
健康大河南讯:肝癌因其高侵袭性和复杂的病理机制,一直被称为 “癌中之王”。当手术切除并非首选或术后需要巩固疗效时,内科治疗就成为了对抗肝癌的 “核心战场”。从传统化疗到靶向药物,从免疫治疗到联合方案,肝癌内科治疗的手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迭代。
对此,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王琼叶做客演播室,和我们大家讲讲肝移植的相关知识。
问题一:肝癌内科治疗与手术、介入等治疗方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哪些情况下内科治疗会成为核心方案?
各位观众朋友,咱们把肝脏比作一座精密的 “化工厂”,那肝癌就是厂里突然出现的 “恐怖分子”。手术治疗就像派出特种兵,直接端掉 “恐怖分子” 老巢;介入治疗呢,类似无人机精准轰炸,从血管里 “偷袭” 肿瘤。而内科治疗,更像是给化工厂全体员工发放 “防暴装备”—— 用药物从内部瓦解癌细胞,或是激活人体自身的 “安保系统”,让免疫系统去对抗癌细胞。?
手术和介入侧重 “物理打击”,对肿瘤位置、大小要求高;内科治疗则是 “化学作战”,不挑战场,更像 “游击战”。当肿瘤太分散,像撒在化工厂各个角落的 “恐怖分子”,手术切不干净;或者患者身体太虚弱,当不了 “特种兵”,没法承受手术时,内科治疗就闪亮登场,成为核心方案。还有术后残留 “漏网之鱼” 时,内科治疗也能持续发力,防止 “恐怖分子” 卷土重来!?
问题二:传统化疗药物在肝癌治疗中为何 “效果有限”?新一代化疗方案如何突破这一困境?
各位朋友,接着咱们的 “化工厂” 故事聊!传统化疗药物就像拿着霰弹枪在化工厂里一通乱扫,确实能打倒癌细胞,但也会误伤大量正常细胞这个 “无辜员工”。而且肝癌细胞特别狡猾,就像穿了 “防弹衣”,对很多传统化疗药有耐药性,导致药物很难彻底消灭它们,所以效果总是不太理想,这就好比霰弹枪子弹打在防弹衣上,噼里啪啦响,但没多大杀伤力。?
而新一代化疗方案呢,简直是 “科技升级”!它们就像装上了 “智能导航” 的导弹,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癌细胞。有的新药专门针对肝癌细胞特有的 “弱点” 攻击,向靶向药物、免疫治疗 “组队”,就像给化工厂员工配上了高科技武器,还联合外部的 “超级安保部队”,多管齐下。不仅能增强对癌细胞的打击力度,还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让化疗变得更高效、更温和,成功突破了传统化疗的困境!
问题三:靶向治疗被称为肝癌的 “精准导弹”,目前临床常用的靶向药有哪些?它们如何针对肝癌细胞 “精准打击”?
咱们的肝脏 “化工厂” 里,癌细胞能疯狂搞破坏,全靠一些 “秘密通道” 和 “特殊装备”。而靶向药,就是专门针对这些 “漏洞” 研发的 “秘密武器”,堪称肝癌治疗界的 “007 特工队”!?
先说索拉非尼,它可是靶向药界的 “老前辈”,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同时插进癌细胞两个关键 “锁眼”—— 一边阻止癌细胞修建 “营养运输高速公路”(抑制血管生成),断了它们的粮草;一边按下癌细胞疯狂分裂的 “暂停键”,让它们没法 “拉帮结派” 扩大队伍。?
还有仑伐替尼,这是位 “大力出奇迹” 的猛将!它能像 “超级胶水” 一样,死死黏住癌细胞表面的多个 “信号接收器”,让癌细胞接收不到 “生长指令”,直接 “罢工”。而且相比老前辈,它的 “火力” 更猛,很多患者用了都效果显著。?
另外,瑞戈非尼可以说是 “善后专家”。当索拉非尼 “打前站” 后,瑞戈非尼就跟进,把那些 “漏网之鱼” 可能新生的血管通路彻底堵死,还能干扰癌细胞的代谢,让它们彻底失去 “东山再起” 的机会。?
这些靶向药就像给癌细胞量身定制的 “紧箍咒”,精准识别癌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只对癌细胞 “发威”,大大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误伤。不过呢,癌细胞偶尔也会 “耍小聪明” 变异,所以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让这些 “精准导弹” 始终能命中癌细胞的 “命门”!
问题四:免疫治疗在肝癌内科领域掀起热潮,PD-1 抑制剂等药物是如何激活人体自身抗癌能力的?
还记得咱们肝脏 “化工厂” 的 “安保部队”—— 免疫系统吗?癌细胞就像一群伪装成 “员工” 的 “恐怖分子”,而免疫治疗里的 PD-1 抑制剂等药物,就是给 “安保部队” 升级的 “超级指挥调度员”!?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里的免疫细胞(比如 T 细胞)就像巡逻的安保人员,会四处检查,一旦发现异常细胞就果断出击。但癌细胞太狡猾了,它们会在自己身上挂一个 “免战牌”——PD-L1 蛋白。这个蛋白就像 “假冒的通行证”,能和免疫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一 “握手”,瞬间让免疫细胞变成 “睁眼瞎”,对癌细胞视而不见。?
而 PD-1 抑制剂,就是专门来 “撕毁免战牌” 的!它就像给免疫细胞配上了 “火眼金睛”,抢先一步和免疫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结合,让癌细胞的 PD-L1 蛋白没地方 “握手”。这样一来,免疫细胞就能重新识别出癌细胞的 “恐怖分子” 身份,瞬间 “火力全开”,开始对癌细胞发动猛烈攻击!?
还有 CTLA-4 抑制剂,它的作用就像给 “安保部队” 的新兵训练营加速升级。它能激活更多 “预备役” 免疫细胞,还能让已经 “上岗” 的免疫细胞更有战斗力,就像给安保人员配备了更好的装备和更专业的训练,让整个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大大提升。?
更神奇的是,免疫治疗还有 “记忆功能”!一旦免疫系统被激活成功消灭癌细胞,下次再有类似的癌细胞 “入侵”,免疫系统就能快速反应,提前布防,就像给 “化工厂” 装了一套智能安防系统,时刻守护肝脏健康。不过,免疫治疗也不是 “万能钥匙”,偶尔会出现免疫系统 “过度兴奋” 攻击正常组织的情况,所以需要医生密切监测,精准调控,让免疫治疗安全又有效地发挥抗癌威力!
问题五:为什么有些患者用靶向药效果显著,而另一些人却无效?基因检测在肝癌内科治疗中扮演什么角色?
在咱们肝脏 “化工厂” 对抗癌细胞 “恐怖分子” 的战斗里,靶向药明明是 “精准导弹”,为啥有人用了效果拔群,有人却像在打水漂?其实啊,这全怪癌细胞太 “狡猾”!?
每个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就像一群 “反派”,但它们手里的 “装备” 大不相同。有的癌细胞头顶着密密麻麻的 “信号接收器”,专门等着靶向药来 “锁死”;有的却偷偷升级了 “防火墙”,把靶向药拒之门外。打个比方,索拉非尼这枚 “导弹”,原本是冲着能修建 “营养血管” 的癌细胞去的,可要是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压根不依赖这条 “运输线”,那索拉非尼自然就 “英雄无用武之地” 了。而且癌细胞还会 “变身”,治疗过程中悄悄变异,让原本有效的靶向药突然失效,就像反派换了新装备,老武器打不动了!?
这时候,基因检测就像给医生装上了 “透视眼”,堪称肝癌内科治疗的 “终极情报系统”!咱们把癌细胞的基因图谱想象成一本 “反派档案”,基因检测能精准破译档案里的 “密码”—— 到底是哪个基因 “叛变” 了,给癌细胞提供了 “作案工具”。比如有的患者检测出特定基因突变,那用对应靶点的靶向药,就像拿着 “反派通缉令” 精准抓人,疗效自然拉满!?
更厉害的是,基因检测还能预测 “战局走向”。它能提前告诉医生,患者对哪种药物可能耐药,哪种方案容易 “翻车”,帮助咱们避开无效治疗的 “坑”。这就好比指挥官拿到了敌方兵力部署图,能提前规划最佳作战路线,让每一颗靶向药都 “指哪打哪”,大大提高治疗效率!所以说,基因检测可不是多此一举,它就是开启精准治疗大门的 “金钥匙”!?
问题六:“靶向 + 免疫”“化疗 + 抗血管生成药” 等联合治疗方案为何成为主流?联合用药时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还记得咱们肝脏 “化工厂” 里癌细胞这群 “狡猾反派” 吗?单靠靶向药或免疫治疗,就像派一个超级英雄去对抗反派大军,时间一长,癌细胞就会想出各种 “歪点子” 来应对。这时候,“靶向 + 免疫”“化疗 + 抗血管生成药” 这些联合治疗方案,就像组建了一支 “豪华复仇者联盟”,为啥它们能成为主流治疗手段呢??
先说说 “靶向 + 免疫” 这对黄金搭档!靶向药负责 “精准打击”,好比用 “激光武器” 直接破坏癌细胞的 “核心装备”;免疫治疗则激活免疫系统,让 “化工厂安保部队” 火力全开。它们联手就像 “里应外合”,靶向药先撕开癌细胞的 “防御盾”,免疫细胞趁机一拥而上,把癌细胞打得措手不及。而且癌细胞很难同时抵抗两种攻击,大大降低了耐药的可能性,治疗效果自然翻倍!?
再看 “化疗 + 抗血管生成药” 组合,化疗是 “地毯式轰炸”,抗血管生成药却像 “断粮专家”,专门切断癌细胞的 “营养补给线”。两者结合,就像既端了反派的 “老巢”,又让它们饿肚子,不给癌细胞任何喘息机会!?
不过,这支 “复仇者联盟” 也不是万无一失,联合用药就像让不同性格的超级英雄组队,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 “内部矛盾”。比如免疫治疗可能让免疫系统 “过度亢奋”,再加上化疗的副作用,就像给原本就冒火的 “安保部队” 浇了桶油,可能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损伤正常组织。而且多种药物一起用,还可能 “打架”,影响彼此药效,甚至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所以在联合用药时,医生必须像 “金牌调解员”,时刻盯着患者的身体反应,精准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节奏。同时,患者也得当好 “情报员”,身体稍有不适,比如出现严重皮疹、呼吸困难,就要立刻向医生 “汇报”,这样才能让联合治疗既发挥最大威力,又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问题七:内科治疗起效的 “信号” 是什么?除了影像检查,能否通过身体症状提前判断疗效?
咱们的肝脏 “化工厂” 在经历内科治疗这场 “正邪大战” 后,怎么知道 “正义之师” 有没有占上风呢?其实,内科治疗起效就像化工厂慢慢恢复秩序,藏着不少 “隐藏信号”!?
先说说最直接的 “官方认证”—— 影像检查。就好比用卫星地图查看化工厂,CT 或磁共振能清晰看到肿瘤有没有 “缩水”。要是原本嚣张的肿瘤从 “巨型仓库” 变成了 “小储物间”,血管生成也没那么疯狂了,那妥妥是治疗起效的铁证!不过影像检查一般要定期做,咱能不能从身体症状提前 “剧透” 疗效呢?当然可以!?
很多肝癌患者会被肝区疼痛折磨,这就像化工厂里持续拉响的 “警报”。要是治疗有效,疼痛会慢慢减轻,就像维修工把警报器修好,不再 “乱响”。还有食欲和体力也是重要线索,之前可能吃啥都没胃口,走两步就累得慌,这是癌细胞在 “搞破坏”,抢夺营养。一旦治疗起效,食欲会慢慢恢复,体力也变好了,就像化工厂重新给员工们供应美味盒饭,大家干劲十足!?
另外,黄疸也是个关键 “信号灯”。肝癌引发的黄疸会让皮肤、眼睛发黄,尿液颜色变深,就像化工厂排污系统出了问题。如果内科治疗有效果,黄疸症状逐渐消退,皮肤眼睛慢慢恢复正常颜色,尿液也变清澈,这就说明肝脏这个 “化工厂” 的排毒功能在慢慢修复。?
不过要提醒大家,身体症状就像 “民间情报”,虽然能提供线索,但不能完全依赖。因为有些症状改善可能是暂时的,或者和治疗关系不大。所以,咱们既要留意身体发出的 “信号”,也要定期配合医生做专业检查,把 “民间情报” 和 “官方报告” 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判断内科治疗的真正疗效!
问题八:肝癌患者常见的腹水、黄疸等症状,如何通过内科治疗手段缓解?咱们的肝脏 “化工厂” 被癌细胞搅得 “鸡飞狗跳”,经常闹 “水灾”(腹水)和 “污水泄漏”(黄疸),内科治疗该怎么 “抢险救灾” 呢?别急,咱们慢慢唠!?
先说说这让人苦不堪言的腹水,就像化工厂里的水管爆裂,水哗哗地往车间里灌,肚子胀得难受,连喘气都费劲。内科治疗腹水,第一步就是 “抽水”!医生会用利尿剂当 “排水泵”,比如呋塞米、螺内酯,它们就像给身体下达 “紧急排水令”,让多余的水分跟着尿液排出体外。但光排水还不够,癌细胞捣乱会让肝脏生产的 “防水布”(白蛋白)变少,导致水更容易渗出来。这时候,补充白蛋白就像给工厂补上漏水的屋顶,再配合利尿剂,“排水”+“防水” 双管齐下!?
要是腹水太顽固,还有 “终极武器”——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这就像在化工厂里开个临时排水口,把多余的腹水慢慢放出来。不过,引流过程得小心,放太快容易 “伤元气”,所以医生会像经验丰富的维修工,精准把控排水速度和量。?
再聊聊黄疸这个 “大麻烦”,它就像化工厂的污水管道堵塞,胆汁溢得到处都是,把皮肤和眼睛染成了 “小黄人”。内科治疗黄疸,关键是疏通 “管道”。如果是肿瘤压迫胆管导致堵塞,医生可能会用靶向药或免疫治疗,让肿瘤 “瘦身”,减轻对胆管的压迫,就像搬走堵住管道的大石头。还有一种情况是肝脏本身 “罢工”,没法正常处理胆汁,这时候会用一些保肝利胆的药物,比如熊去氧胆酸,它就像给肝脏派去专业清洁工,帮忙清理堵塞的胆汁,让肝脏 “排污系统” 重新运转起来。?
对于特别严重的黄疸,还能来一招 “曲线救国”——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这就像在化工厂旁边挖条临时排污渠,直接把淤积的胆汁引到体外,快速缓解黄疸症状。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内科治疗都讲究 “精准施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专属的 “抢险方案”,争取让咱们的肝脏 “化工厂” 早日恢复正常运转!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王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刚的分享,大家会更加了解肝癌内科治疗的相关知识。内科治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癌细胞博弈的智慧进化史。从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传统化疗,到 “精准调动免疫军团” 的生物治疗,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医学对生命的敬畏。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