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仲景名医对话】春季 孩子长高黄金期!中医调理脾胃助生长

发布时间:2022-05-11  来源:   
2022-05-11  中原健康网   

  前言:欢迎收看由仲景宛西制药与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联合播出的【仲景名医对话】节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宝妈感叹,自家娃又不吃饭了,该怎么办呢?最近,初为人母的张女士就遇到了相似的问题,自己家的娃两岁多了,稍微吃一点的食物都会吐出来。她每天变着花样,看食谱给孩子做吃的,追着喂娃,但是娃还是不吃,她禁不住感叹:想让宝宝吃点饭真的是太困难了。宝宝是不是厌食了?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改善宝宝厌食吗?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感染消化专业医护团队:儿科五区主任医师马淑霞、儿科五区主治医师张慧娟、儿科八区主治医师赵永旺、儿科八区主管护师程倩倩来为我们讲讲有关宝宝厌食的相关知识,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咱先给观众朋友打个招呼吧!

  本期要点:

  问题一:就像我们在前边说的那样,很多宝妈都会遇到和张女士一样的问题,每每到了饭点,孩子总是不吃饭,那孩子总是不吃饭是不是得了厌食症呢?张医生,在节目一开始您先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小儿厌食以及该如何诊断吧!

  张慧娟:一个孩子的身体健康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孩子不想吃饭、挑食、面黄肌瘦、个子矮小,是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不是得了厌食症呢?这个问题可急坏了家长,今天就由我带大家来看看厌食症。

  定义及诊断

  小儿厌食首先是一种摄食行为异常的表现,在排除全身性疾病和消化道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孩子出现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甚至拒食,可考虑为厌食症。作为临床医生,会通过采集病史、查体及必要的化验来诊断厌食症,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诊断厌食症:

  ⑴年龄:14岁以下儿童;

  ⑵病程:2个月及以上;

  ⑶食欲明显减退,不思饮食甚至拒食,进食量比过去明显减少:3岁以下儿童每天面食、米饭和面包等谷类食物摄取量不足50g;3岁以上儿童每天谷类食物摄取量不足75g,同时肉、蛋、奶等摄入量极少;

  ⑷膳食情况调查:蛋白质热能摄入量不足,仅为标准供给量的70~75%,矿物质及维生素摄入量仅为标准供给量的5%;

  ⑸生长发育:除外遗传因素,升高、体重均低于同龄正常平均水平,厌食期身高、体重未见明显增长。

  问题二:刚才您也讲到患厌食症的宝宝可能会出现较长时间的食欲缺乏或食欲减退,那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小儿厌食呢?

  张慧娟: 疾病因素:大多数疾病都可导致孩子的食欲下降,如感冒、肺炎和胃肠炎等,尤其伴有发热时,可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引起不思饮食现象。

  厌食症除与疾病因素有关外,还与喂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气候、精神因素有关。喂养方式:婴儿期夜间频繁喂奶、断乳年龄过大、添加辅食年龄太晚等。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如平素给孩子吃太多零食和饮料、夏天摄入冷饮、吃饭不定时、饭前吃零食;再比如父母在饮食结构安排上,蛋白质(肉蛋奶)或糖类(甜食、巧克力等)所占比例过大,均可导致孩子食欲下降。服用一些药物如抗生素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造成厌食。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低消化液分泌、消化酶活性降低,也是引起夏季厌食症的原因。精神因素也会引起小儿厌食,比如受到强烈惊吓、对新环境不适应、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过多关注、要求过高)均可影响孩子情绪导致厌食。

  问题三:原来导致孩子厌食的原因不仅仅与疾病有关,还与喂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气候、精神因素等有密切联系,张医生,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厌食治疗方式知否一样呢?您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吧!

  张慧娟:若为疾病因素引起的厌食症,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减少引起胃肠反应的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的应用,原发病治愈后,食欲自然会增加。西医的对症治疗主要是口服胃酶合剂助消化;多潘立酮促进胃蠕动,加快胃排空;积极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如有缺锌,口服葡萄糖酸锌。

  药物治疗的同时,提供多方面科学合理指导,如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和心理治疗等。健康教育是预防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使家长了解小儿厌食的病因、危害,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医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及早治疗。指导家长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4个月内的婴儿最好采用母乳喂养,之后按顺序合理添加辅食;控制零食、饭前不吃零食、经常变换饮食的花样品种,荤素、粗细、干稀合理搭配,不要乱加额外的“营养食品”;不要片面追求高营养食品、高热量的滋补类食品。

  根据孩子的体质采取合理的运动,以促进食欲,但避免饭前半小时参加剧烈运动。要给孩子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使小儿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食情绪,不强迫进食,不要用看电视、讲故事作为进食的交换条件。

  问题四:好的,非常感谢张医生的精彩分享,看来小儿厌食症一定要及时干预,才能改善孩子不吃饭挑食的毛病,今天是农历3月26,阳春三月,仍属于春天,春天万物生长,生机蓬勃,儿童的身高增长在一年四季中也数春天最快。(当然其他季节也生长。小儿生机勃勃,发育迅速)生长越快,需要的养分就越多,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运输全依赖脾胃的功能,所以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功能越健旺,水谷精微物质的吸收便越充分,孩子的气血就越旺盛,身体也越健康;脾胃功能减退,吸收不充分,难免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多病,而且春季生长加快,难免入不敷出、供给不济。尤其是厌食的孩子更如此。如何调理脾胃、助生长,就显得格外重要。今天就请马主任同大家谈谈小儿厌食证的中医辨证治疗,希望对孩子的健康生长有帮助。

  马淑霞:首先讲一下小儿厌食症的定义:小儿厌食症主要是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的病证。

  孩子偶尔挑食不爱吃饭是正常的。一旦孩子出现经常性的食欲差、挑食,甚至是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这一系列症状,家长就要高度重视了,要让医生判断:是不是得了小儿厌食症。若患儿食欲长期得不到改善,可使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抗病能力低下,进而增加其他系统疾病的易感性,甚至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情况,甚至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矮小症、疳积等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问题五:是的,小儿厌食通常跟脾胃关系最大,而脾胃是后天之根本,马主任,从中医来讲引起小儿厌食证的原因有哪些呢?

  马淑霞:1,喂养不当

  喂养不当是导致小儿厌食最突出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一些小儿因出生缺乳,或未能按期添加辅食,或家长添加辅食结构不合理,以致小儿断乳后不能适应正常饮食从而日久损伤脾胃导致厌食。另外一方面是一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没吃饱,填鸭式的喂孩子,对孩子投以肥甘厚味、生冷食物或过食甜食,甚至过服滋补药品,使孩子饮食无度,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脾胃损伤而引起厌食。《素问》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精神因素

  小儿肝常有余,随着年龄增长,其神志发育日趋完善,七情皆有。许多家长见到孩子吃饭较慢,往往会催孩子进食,正是家长的焦虑、催逼,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拒绝进食。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甚至在饭桌上也训斥孩子,致小儿肝气不舒,情志不畅,肝气犯脾克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形成厌食。《素问》曰“土得木而达”,肝属木,脾属土。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愉快的自主进餐,肝气舒畅,脾胃强健。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问题六:我们都知道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那么中医有哪些可以治疗孩子的厌食症、调理孩子的脾胃功能的好方法吗?请您给宝妈们介绍一下吧。

  马淑霞:小儿厌食证的中医治疗是有优势的。临床表现除了食量减少、食欲减退之外,还有些伴随症状如形体消瘦、皮肤面色发黄、头发稀疏、容易劳累乏力,部分还会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或稀薄不成形。结合小儿的舌苔,脉象等不同的表现来辨证治疗,所以同是厌食证,症状不同,体质不同,原因不同,可能治疗方法也不同,有的需要“运脾”,有的需要“养胃”,有的需要“健脾” 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问题七:是的,只有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的治疗小儿厌食症,从中医角度来讲,小儿厌食证常见的临床分型又有哪些呢?

  马淑霞:1,脾虚夹滞:因饮食不慎或喂养过多损伤脾胃使饮食内停,积滞伤脾,临床上除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外,还表现为面黄无华,神疲乏力,腹胀,呕吐,口气酸腐,大便不调,夜眠不安,舌质淡,苔白腻,指纹淡滞,脉滑。

  治疗:消积健脾,四君子汤和保和丸加减。

  2,脾失健运:主要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导致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临床多见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伴有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偶有多食后脘腹饱胀,大便不调,舌苔薄白或薄腻。

  治疗:和脾助运,曲麦枳术丸

  3,脾胃气虚:主要因病后失养或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脾胃虚弱,在不思饮食的基础上伴有面色少华,肢倦乏力,大便偏稀夹有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治疗: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4,脾胃阴虚:主要因小儿素体阴虚或热病伤津导致胃阴不足,除了不思饮食之外,还伴有皮肤失润,大便偏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

  治疗:养胃育阴,养胃增液汤,石斛,玉竹,沙参等

  5,肝脾不和:主要因精神心理因素,情志失调导致情志抑郁,肝失条达,疏泄失司,乘脾犯胃,主要表现为厌恶进食,嗳气频繁,胸胁痞满,性情急躁,面色少华,大便不调,舌质淡,苔薄白。

  治疗:疏肝健脾,逍遥散等

  总之,小儿厌食,调理脾胃很重要,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藏精,精生髓,肾气充实,骨增髓充,才能长身高,强体质。脾胃为气血之源,主肌肉四肢,脾胃气充,所食营养才能被充分吸收,为身体所用。肾与脾胃,先天与后天互促互助,脾胃之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解决厌食应从调理脾胃之气开始。若厌食患儿久病不愈或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就要及时就医。

  祝小朋友们身体倍棒,吃饭倍香;健康成长,越长越高!

  问题八:非常感谢马主任的精彩分享,我们都知道小儿推拿治疗疾病适应范围比较广泛,也是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治疗方式,那对于小儿厌食有没有合适的推拿手法呢?我们请赵医生给我们讲讲吧!

  赵永旺:刚才我们的马主任和张老师分别从西医和中医方面对小儿厌食的认识及治疗做了一个详细的分享,下面由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针灸、推拿及外治方法对小儿厌食治疗的帮助。

  首先针灸治疗方面,首选耳穴埋豆法,祖国医学认识到耳为宗脉所聚之处,与全身经脉、脏腑的联系密切,所以通过耳穴埋豆的方法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针对小儿厌食,取耳穴脾、胃、肾、神门、皮质下;用胶布粘王不留行籽按于穴位上,隔日1次,双耳轮换,10次为1个疗程。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min,以稍感疼痛为度。临床上可以用于厌食的各类证型。次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的临床运用要取决于孩子的接受程度,一般用于年龄偏大一些的孩子。主要取穴脾腧穴、足三里、中脘、四缝穴。脾腧穴和足三里穴用补法,可以用灸法;中脘穴用补法。可以加天枢穴、三阴交穴,用来消积导滞。其中四缝穴在本病中应用广泛,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其不止具有治疗小儿厌食的作用,还可以调节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四缝穴可以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少量黄水或者乳白色的黏液。

  其次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效果好,操作简便,无副作用,患儿和家长接受度高,目前临床应用广泛。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选用不同的推拿手法。(1)脾失健运型:处方:清补脾经, 清胃经, 揉板门,推四横纹,揉中脘,摩腹揉脐,揉按肺俞、脾俞、胃俞;捏脊。方中:补脾经、揉板门可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清胃经可消食化积,降逆和胃,推四横纹健脾助运,消积除胀。揉中脘、摩腹揉脐可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消食化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捏脊是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调节阴阳,疏通经络, 调理气血, 调和脏腑, 增强脾胃受纳运化机能, 从而达到健脾助运消积之效。(2)脾胃气虚型:处方:补脾经、按揉脾俞、胃俞、摩腹摩脐、摩中脘、按揉足三里、运内八卦、捏脊、推三关、揉外劳宫。方中:补脾经、按揉脾俞、胃俞、摩中脘、按揉足三里,以健脾益气,和胃消食;摩腹、运内八卦、捏脊,以理气和中,补益气血;推三关、揉外劳宫,以温阳益气;摩脐,以补中益气,消食助运。如大便不实者,加补大肠。(3)脾胃阴虚型:处方:补脾经、补胃经、揉二马、揉板门、运内八卦、揉脾俞、揉胃俞、运内劳宫、清天河水。方中:补胃经、补脾经、揉胃俞、揉脾俞,以开胃运脾;揉二马,以养阴清热;揉板门,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运内八卦,以理气和中;运内劳宫、清天河水,以滋阴退热。如大便秘结者,加清大肠、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4)脾虚夹滞型: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掐揉四横纹,揉小横纹,揉外劳宫,推三关,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方中: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消食助运化;掐揉四横纹、揉小横纹调中消胀、行气消积;揉外劳宫、推三关温阳化湿,摩腹、捏脊健脾胃、调气血。

  治疗过程中推拿手法要柔和、平稳、着实, 操作频率每分钟150次-300次。每天推拿1次, 10 d为1疗程, 休息2d可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共治疗3个疗程。

  下面跟大家分享几个简单、好操作的推拿手法。(1)运内八卦 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顺时针画圆状,运的感觉为接触皮肤,又不产生压力。作用:理气宽胸,行滞消食,降胃合逆,调和五脏。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2)揉板门 板门位置在手掌大鱼际平面,板门又称为脾胃之门,主要调理脾胃,可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调三焦之气,主治脾胃运化不足导致的积食、消化不良,帮助小儿解决胃动力不足的问题。(3)清补脾 脾经位于大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螺纹面。操作时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方向直推为补脾经;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脾经;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旋推拇指末节的螺纹面亦称补脾经。可健脾胃、补血气,消食滞;常用于缓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4)清、补胃经 胃经在大拇指桡侧赤白肉际,从掌根至拇指根部。从掌根推向拇指根部就是清胃经,从拇指根部推向掌根就是补胃经。作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消食积,清中焦湿热。常用于恶心、呃逆、消化不良等。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外治法。将炒白术、豆蔻、砂仁、麦芽、山楂、鸡内金适量,烘干后共研为细末,用水调成糊膏,纱布包裹,于晚上敷神阙穴(即肚脐),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此外,还可以用高良姜、青皮、陈皮、荜拔、荜澄茄、苍术、薄荷、花椒各等量,研为细末,做成香袋佩戴于胸前。

  最后祝我们的小朋友们脾胃好,吃得香,身体健康,茁壮成长!

  问题九:针对宝宝厌食,宝妈们改如何护理呢?有没有那些措施可以预防宝宝厌食呢?程老师,在节目最后,您给我们讲讲吧!

  程倩倩:一、护理

  小儿厌食既有可能是由于先天因素造成,也有可能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1. 培养好的饮食习惯 在吃饭时需要以“吃饭不宜过饱”为原则,过去中医有“小儿宜忍三分饥,奈三分寒”的保健原则,要每天定时吃饭,中间吃点水果或者坚果较为适宜,要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以免增加儿童肠胃的负担,影响到孩子的食欲,要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食情绪。

  2.强体育锻炼 在平时,父母需要多带孩子进行锻炼,增加孩子在外的活动了,这样可以促进孩子消化液的分泌,自然而然孩子的食欲就增加了。

  3.改善进餐环境 当在进餐时大人看电视、过多的说笑,就很容易转移儿童 吃饭时的注意力,父母需要排除各种干扰,让孩子专心的吃饭。 在孩子进食时父母不要过多的干涉,不要强迫孩子吃自己不爱 吃的饭菜。

  4.治疗原发病 如果是因为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食欲下降,需要先进行呼吸道的治疗,要先治疗好儿童身上的一些其他疾病,这样儿童的食欲才能慢慢的好起来。

  5.讲究烹调方法 在孩子断奶之后,孩子的消化能力属于比较弱的,这时候父母应该将饭菜做得细、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饭菜的加工逐渐的趋向于粗、整。

  6.补锌 锌能促使味蕾细胞迅速再生,从而改善味蕾的敏锐度,提高儿童的消化功能。

  7.另外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医针刺四缝穴,此穴为手阴经脉所过之处,针刺后可通畅百脉、调整三焦、理脾生精;此外小儿推拿、捏脊、脐灸疗法可调理阴阳、理气血、和脏腑,保持气血正常运行,其中脾俞、胃俞可健脾和胃;其中配合中药外敷可达到健脾消食的功效,再通过情志和饮食护理,可整体的对患儿进行护理,临床疗效显著。

  二、预防

  除了治疗,其实预防是更重要的事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孩子患小儿厌食症。

  首先,父母在给孩子准备食物时,应该准备适合孩子成长的餐饮。比如到幼儿时期,应该适时给孩子断奶,添加辅食,让孩子适应从吮吸到咀嚼的转变,从而促进孩子味觉以及消化功能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饭前准备要合理。比如每次吃饭前,家长要把桌面打扫干净,培养孩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饭后要擦嘴漱口等。

  然后,就是合理安排就餐时间,养成规律的就餐习惯。定时定量就餐,三餐按时食用,培养孩子独立就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避免孩子养成暴饮暴食的不良用餐习惯。再次之,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给孩子做饭,试着变换食物,多做一些有趣、有花样的食物给孩子吃,以激发孩子的食欲。最好可以营养全面,荤素搭配。需要注意的是节假日也要控制孩子的食量,以免伤到肠胃。再者,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不在饭前吃零食的习惯。因为如果孩子在饭前吃过多零食,孩子会早早产生饱腹感,从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在吃饭时,父母不要给孩子盛太多的饭,最好是少盛多添,并适时地给孩子以表扬,这样也有助于孩子在进餐时有一个好的心情。

  最后就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对于孩子来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活动,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消化吸收,促进新陈代谢,但是要注意不能给孩子安排过大的活动量,特别是饭前避免让孩子太兴奋,以免孩子在饭点时感觉疲劳甚至降低食欲。

  本期嘉宾:

  马淑霞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五区主任医师

  省级知名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首批青苗人才指导老师。儿童感染、消化专业:专长:感染(不明原因发热、EBV感染、川崎病、心肌炎、脑炎等感染及相关疾病;肺炎、慢性咳嗽、反复喘息、腺样体肥大等疾病)。消化/脾胃肝胆(炎性肠病、幽门螺杆菌胃炎、腹痛、便秘、泄泻、积滞、厌食、黄疸等)。

  坐诊时间:周二、四上午,周一、五、六下午(院本部)/周五上午(龙子湖院区国际医疗部)

  张慧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儿科五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儿童感染消化专业。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消化、感染学组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篇10篇,参编著作3部。

  擅长儿童不明原因发热、难治性肺部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川崎病等疾病的诊治。

  赵永旺

  医学硕士,儿科八区主治医师。

  儿童感染、消化专业。专长:感染(呼吸道感染、肺炎、咳嗽、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反复喘息、川崎病、EBV感染、脑炎、不明原因发热等疾病)。消化(腹痛、腹泻、便秘、积滞、厌食等)。

  坐诊时间:周二下午,周日上午。

  程倩倩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八区主管护师。


[责任编辑: 赵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