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985名校名医汇】对话孔祥东、许红恩:单基因遗传病出生缺陷及防控

发布时间:2021-10-19  来源: 健康大河南   
2021-10-19  中原健康网   

  前言: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健康大河南和中山大学河南校友会联合出品的《985名校名医汇》节目,之前的节目中,我们介绍了家族遗传性肿瘤及筛查要点,今天我们来关注下出生缺陷及三级预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出生缺陷问题却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什么是出生缺陷?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怎样实现出生缺陷预防?对此,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医师孔祥东教授、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中心许红恩博士,欢迎他们的到来!

  本期要点:

  问题一:孔主任,节目开始我们提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生缺陷问题感觉越来越多了,那么,什么是出生缺陷?两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孔主任: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出生缺陷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不但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家庭幸福和谐,也会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

  许博士: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据估计,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

  问题二:听了两位专家介绍以后,我们认识到出生缺陷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请问孔主任,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进行出生缺陷防控?

  孔主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坚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策略,大力推广三级预防措施,将出生缺陷防治措施与常规妇女保健,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保健以及干预项目有机地整合起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我国政府从1994年开始进行立法,包括《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也陆续颁发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二是我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了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四是建立了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是预防缺陷发生,重视婚前保健;二级预防是避免出生,重视产前筛查与诊断;三级预防是避免致残,要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问题三:感谢孔教授的介绍。请问孔教授,许博士,能否详细介绍下三级预防。

  许博士:一级预防:具体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保健、遗传咨询、最佳生育年龄选择、增补叶酸、孕早期保健(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二级预防是指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主要是在孕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采取措施, 以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在孔教授等的努力下,我国的产前检查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三级预防是指出生缺陷患儿出生后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残。比如,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问题四:嗯,我们在生活中还经常听到遗传病,大众理解的遗传病跟咱们专家理解的遗传病一样吗?孔主任,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孔主任: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疾病,可以分为染色体病和基因病。染色体病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异常,或者结构的异常,比如咱们常见的21三体综合征。基因病,可以细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疾病及线粒体疾病等。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也称孟德尔遗传病。我国每年新增几十万例出生缺陷儿,单基因遗传病是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际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收录的遗传病约有7000种。我国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有遗传性耳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地中海贫血、肝豆状核变性、苯丙酮尿症等。大众理解的遗传病是一代一代遗传的,但我们要注意,好多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的,父母是携带者,不患病,没有任何的家族史。

  问题五:刚您提到隐性遗传,这个怎么理解,请许博士给我们讲一下。

  许博士:遗传方式指遗传物质传递的特点。常见的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Y连锁遗传,线粒体遗传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指的是一种性状或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显性的,这种遗传方式就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点为:男女发病机会均等,如果不做干预,我们就会看到疾病一代一代遗传的现象;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指的是一种性状或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隐性的,即在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出相应症状,这种遗传方式就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咱们见到生活中的耳聋患者,父母听力是正常的,孩子患病,这种情况多数就是隐性遗传。当然了,这是基本的规律,也有很多比较复杂的情况,需要的时候,请去医院专科做遗传咨询。

  问题六:我身边有个朋友,夫妇呢听力都正常,孩子刚生下来听力初筛没通过,复筛也没通过,后面进行了明确临床诊断是个先天性极重度耳聋,医生建议做耳聋基因检测,请问孔主任,为什么孩子需要做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对孩子有何益处?

  孔主任:这要从耳聋的遗传规律说起,孩子的DNA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比如,引起耳聋的第一大致聋基因,GJB2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就是仅一条等位基因携带突变(携带者)时不发病,只有两条等位基因均携带突变时才会发病。

  遗传病基因检测能够从分子水平明确遗传病的致病原因,为早期临床干预、指导安全用药及遗传咨询等提供帮助。以这个孩子为例,如果基因检测表明孩子是由于GJB2突变导致的耳聋,那么孩子做电子耳蜗植入,效果一般是比较好的。有些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是不合适做电子耳蜗植入的。另外,对于夫妇生育下一个健康孩子是有指导意义的。

  许博士:有时候基因检测要早于临床上出现表型。耳聋里面有一部分孩子是由于前庭导水管扩大导致的耳聋,主要致病基因是SLC26A4。这里面有些孩子出生的时候,听力是正常的,但头部外伤、噪声、感染等诱因可导致孩子听力急剧下降甚至全聋。因此,基因检测可以提示通过避免或者诱发因素从而降低耳聋的发生。

  问题七: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想生一个没有耳聋的孩子,该怎么做?这个问题请许博士回答下。

  许博士:这个主要有两个手段:一个是借助我们的试管婴儿技术,另一种就是自然受孕,到一定月份后到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咨询。这个请孔主任给大家解释下。

  问题八:如果这个患病的孩子,有个听力正常的哥哥或者姐姐,对他们来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孔教授:这个问题非常好。如果同胞兄弟姐妹,有过单基因遗传病的明确诊断,我们建议对患者的兄弟姐妹也进行基因检测,来明确他们是否是携带者,如果不是携带者,那么他们结婚生孩子,跟咱们其他人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一样的;如果是携带者,就建议对他们的配偶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具体请到医院专科进行咨询。

  问题九:孔教授,许博士,听了你们的介绍,我想到个问题,什么情况下该进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的种类也有很多,家属该怎么做选择?

  孔教授:该不该做基因检测,这个应该由临床医生来根据患儿的检测结果来决定。有些遗传病有比较清晰的指征,如果出现这种指征,一般会建议行基因检测;关于该选择什么样的检测手段,我们目前常见的有单个疾病基因包的检测,有全部基因编码区域的检测,及全基因组测序检测,这个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紧迫性来考虑。有些疾病发展很快,早诊断就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采用更全面的检测手段。

  问题十:孔教授,假如说孩子经过了基因检测,结果是阴性的,那这时候家长该怎么办?

  孔教授:这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果孩子只是做了某个疾病的常见热点突变检测,做了这个检测后,是阴性的,那么我们会建议孩子继续做更多基因的检测,来看是否能够明确分子病因。如果这个孩子是做了全外显子组测序,甚至全基因组测序后,仍然没有明确致病基因,这个时候有几种可能,一是,孩子可能就不是因为基因导致的疾病;二是,目前科学的发展阶段所限,还有不少导致疾病的基因没能明白,孩子的突变可能存在于这些基因上。

  嘉宾介绍:

  孔祥东,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各类遗传病、胎儿异常的遗传咨询和遗传学诊断,擅长DMD、SMA、PKU等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现为国家卫健委产前诊断专家组成员,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编委,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常委。

  许红恩,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上海市遗传学会临床遗传与遗传咨询专业委员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传性耳聋及肾脏病分子诊断及变异功能研究,以(共同)一作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遗传性耳聋及肾脏病SCI论文9篇,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篇,回国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部级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出生缺陷预防重点实验开放课题多项。


[责任编辑: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