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安全用药专家对话】邓智建: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走出用药误区,从我做起!

发布时间:2020-12-02  来源:   
2020-12-02  中原健康网   

  2020年国家安全用药月的主题为“安全用药 战疫同行”。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组织开展好药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药品科学素养,增进对监管工作的理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此,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推出《安全用药专家对话》系列访谈。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新乡医学院临床药学院院长、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邓智建做客健康大河南演播室,请他和我们科普一下如何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问题一:邓院长您好,在节目的一开始,您能和我们通俗地讲解一下,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吗?

  抗微生物药是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一大类药物。包括抗菌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奥硝唑、抗真菌的药物氟康唑等等)、抗病毒药物(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疗效的α-干扰素、利巴韦林、阿比朵尔等、抗流感病毒有效的帕拉米韦(甲、乙)、奥司他韦(甲、乙)、金刚乙胺(广谱、甲)抗疱疹病毒的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对肝炎病毒有效的恩替卡韦(乙)、替诺福韦(乙);索磷布维/韦帕他韦(丙基因型)、抗HIV病毒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治疗肠道寄生虫的: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等。

  问题二:任何药物的滥用,都会使身体产生耐药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每年至少有70万人死于耐药性疾病,越来越多的常见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性传播感染和尿道感染,正在变得无法治愈。您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都有哪些吗?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生物耐药现象也称为抗药现象,是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产生抗性,导致抗微生物药物不能控制微生物的感染。是自然界微生物间普遍存在的抗生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各种微生物在求生存的过程中,一方面产生抗生物质用以杀灭其他微生物,另一方面也积极防御其他微生物所产生的抗生物质的侵入,当我们人类使用越来越多的抗微生物药物防治感染性疾病时,各种微生物势必练就本领加强防御以提高生存能力。原因很多,有自然界的影响,微生物自身进化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人类过度地、不合理地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我们人类过早地在与细菌耐药的战斗中处于危险的境地。

  问题三:很多人认为,抗微生物药物也就是我们说的抗菌药,它与消炎药是一样的,每当身体出现头疼脑热,都会自行服用,家里也会常备此类药物,这种做法正确吗?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抗菌药物是抗微生物药物中的一大类,也是我们接触最多,使用最广的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一定要在感染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在医师或者药师的指导下正确地使用。

  问题四:我们知道,很多人只要感冒发烧、咳嗽、腹泻就服用抗菌药物,甚至还会主动要求医师输液,开贵药,开“好药”,这种做法可取吗?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误区呢?

  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等,大多是病毒感染,我们可以对症治疗或选择抗病毒的药物。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往往主动要求医生输液,认为好的快。其实,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能口服药物的、不去肌肉注射药物,能注射药物的不去静脉输液。因为在不同的给药途径中,口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导致的危险程度是最低的,静脉输液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最高的,危害也是最大的。在药物选择方面呢,盲目地选择新、特、贵药也是不可取的,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才是好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误区有:误区一:抗菌药是消炎药、感冒药,有病就用。误区二:抗菌药越新越好、抗菌范围越广越好、价格越贵越好;误区三:疗程不当,频繁换药,疗程过短或过长;误区四: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误区五:只要发烧就用抗菌药物等等;

  问题五:如果不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都会对身体带来哪些伤害呢?

  不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不仅仅对我们的肝、肾功能带来危害,影响我们多脏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导致我们对微生物耐药,在感染发生的时候不得不加大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剂量,药物品种选择的余地减少,甚至无药可用。

  问题六:安全用药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对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您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安全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吗?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药物,安全是合理用药的核心,药物使用不当导致药害事件时有发生,即使正确地使用药物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据报道每年我国有将近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对于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应该慎之又慎。首先应该严格掌握使用指征,有明确微生物感染才能使用;其次最好到医疗机构获取感染的证据及微生物药敏结果;第三根据药敏结果尽可能选择窄谱的抗微生物药物有针对性地抗感染治疗。

  问题七:在临床工作中,作为一名医生,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方面,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首先抗微生物药物属于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明确的诊断下,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第二,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按照疗程使用,不能感染症状减轻了,譬如烧退了、咳嗽轻了、痰少了、症状减轻了等就停药,这样容易导致耐药的发生。第三呢,不能不听医生的建议,长时间的擅自使用抗菌药物,这样不仅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经济的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身体的损害。

  问题八:据了解,今年五月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将“抗菌药物”名称改为“抗微生物药物”,您认为,这一改变意味着什么呢?

  202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将 “抗菌药物” 名称改为“抗微生物药物” ,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在全国组织开展了 “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活动,我们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也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在全省开展了该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家应该注意到从“抗菌药物” 到“抗微生物药物”小小的变化,背后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两个名词的内涵有着巨大的差异,从原来单单关注“抗菌药物”到覆盖面更广的“抗微生物药物”,世卫、粮农、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三大组织联合发布信息,涵盖了从人类、到生态领域、到兽用、养殖以及农业等全领域的覆盖,体现了全球层面对微生物耐药及合理使用的高度关注。

  问题九:我们了解到,此次会议还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这一举措,有哪些意义呢?

  这一举措可以说是意义重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众正确认识,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意识;二、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良好氛围;三、有利于推动形成全社会遏制微生物耐药的强大合力。

  问题十: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大家恐慌不已,再加上没有特效药,很多人就滥用抗生素,以图心里安慰。但这样的做法就可能会加速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今年是第一个“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对于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吗?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们造成了太多的伤害。面对新冠病毒科学地应对才是最有效的。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用公筷等),减少微生物感染疾病的传播;2、不能过度地使用消杀药物预防新冠病毒及其他微生物;3、在治疗新冠感染患者时应严格把控抗菌药物使用指征;4、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抗微生物药物;

  最后呢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微生物,微生物也是地球的一员,伴随着地球的诞生,微生物来到地球上已经有46亿年了,远远地早于我们人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希望我们从我做起,爱护地球环境,保护生态,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遏制微生物耐药,共同呵护我们的绿水青山!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谢谢!

  本期嘉宾:

  邓智建,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乡医学院临床药学院院长、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药学院副院长、药物临床试验办公室主任、临床药学部主任。任河南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新乡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委员等。

  从事医院药学及临床药学工作20余年,在药事管理、临床药物合理使用、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培训管理工作、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深的造诣。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8篇。主持及参与厅局级科研10项,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参与撰写《实用药物学应用指南》、《药物学临床实用新编》、《临床外科急诊学》等5部专著。


[责任编辑: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