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名医对话】朱秀罗:临近高考,精神失常 当青少年遇上精神问题,中医教你如何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2020-09-11  来源:   
2020-09-11  中原健康网   

  在上一期节目的案例分析中,朱秀罗教授就给我们讲述了她2006年治疗的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16岁女孩,我们也了解到这个孩子是临近高考的时候行为失常,出现了明显的精神病症状,那么为何现在的青少年频繁出现精神问题?又有哪些好的解决办法呢?

  今天这一期我们就邀请到郑州安信中医门诊部朱秀罗教授做客演播室,请她和大家详细聊一聊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问题。

  采访提纲:

  问题一:朱教授,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您讲述了一位临近高考时突发精神病的女孩,这个女孩当时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朱教授:那是我2006年诊治的一个女孩,当时是16岁,这个女孩是农村人,自小就好强,学习成绩优异,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中现状。从小学到高中都自觉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读书,晚上学校熄灯后还用手灯照明学习,临近高考时,家长接到学校老师电话说,你女儿近来行为异常,口中不停乱语,整夜不睡,还说要上5楼往下跳做自由落体实验,幸亏被同学听到拦了下来。

  家长到校后发现女儿语无伦次,言语不停,接回家后还到处乱跑,家中数人轮流照看,急时还会打人毁物,无奈将其送进精神病院,以求尽快治愈。住院一周症状非但不减轻反而加重,于是向我求助。诊时只见病人目光散乱、狂妄自大、语速极快、烦躁不安、面红、彻夜不寐,经过治疗,服药一周后症状有所减轻,夜晚能睡5个小时左右,意识稍清,再加以巩固治疗,并根据情绪调整药量,服药月余症状基本消失,只是记忆力减退,继续服药并于同年6月份参加了高考,被一专科院校录取。自己感觉不满意想要复读,但复读又自觉状态不佳,我建议不要复读先上大专,以后可以专升本等,暑假就在家好好休息,按时服药巩固。到9月份开学时病人意识思维清晰,心绪平稳,为防复发又坚持服药半年完全康复。大专毕业后顺利升入本科,且病情再无复发。

  问题二:所以女孩当时已经出现危及生命的行为,我们看到家人最后是把孩子送进了精神病院,希望能尽快治愈,但没想到住院一周后症状不仅没减轻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朱教授:确实,当时女孩的症状看起来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在治疗上也不能病急乱投医,还是要究其本源。家长把孩子送去精神病院,就是为了尽快治愈,精神病院的治疗最开始还是控制发作,尽可能地先让患者镇定下来,可能最初会平静下来,但接下来的反复会更加明显,而且患者突然离开家里、学校,离开父母、朋友等熟人,到了精神病院这样陌生的环境,见到都是不熟悉的人,内心会增加不安全感,也会加剧紧张情绪,导致病情趋于严重。

  问题三:像小女孩出现的这类精神问题,在中医上是属于哪种症型呢?您又是如何治疗的呢?

  朱教授: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统一协调下而产生的感情、思维、行为等精神活动,当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不仅要考虑外因侵害,还要考虑本质内因。当时这个女孩出现这一系列反常行为,主要是由于临近高考,学习压力过大,睡眠严重不足,导致精神过于紧张,中医诊为急火攻心,痰迷心窍。治疗上我还是采用药物治疗加心理辅导,药物选用杨毓书教授的经验方逍遥舒心丹加痛眠宁系列,化痰开窍以除病因、疏肝解郁以调情志、宁心安神以助睡眠,药物调治再加以心理开导,帮助其打开心结,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精神紧张,最后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问题四: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会频繁出现精神问题呢?青少年是现在精神类疾病的高发人群吗?

  朱教授:现在的青少年之所以频繁出现精神问题,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学习压力多大: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情绪问题都与学业紧张有关,现代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学校的课业比较繁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消极情绪积累,厌学情绪严重,考试普遍焦虑。

  2、人际关系紧张:有些教师、父母对孩子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

  3、家庭影响: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融洽等会使得青少年对家庭的期望和归宿感降低,使得青少年不愿与父母交流,其在学校经历的困惑,成长阶段的烦恼都无法有效解决,长期积压在心,造成一定影响。

  4、校园暴力:虽然我们都不希望看到校园暴力,但不可否认真实存在,校园暴力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极大的危害,极易引起精神问题。

  5、情感方面的困惑:青少年时期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当出现一些情感困感时,处理不当会引发一些心理障碍。

  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青少年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偏差、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再加上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家庭压力等极易导致青少年出现敏感、易怒、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

  问题五:其实越是临近高考等大大小小的考试,孩子们的精神越崩溃,对于这些考生来说,应该如何调适自己的精神状态,及时进行解压呢?

  朱教授:很多考生在考试前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紧张,严重的还会出现失眠、抑郁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所以要学会如何给自己减压,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1、首先要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自己能力有限,就不要给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可以制定一些小目标,一步一步实现,也不要盲目与他人比较,调整好心态,尽力而为就好。

  2、学会宣泄不良情绪:有些考前紧张可能是由负面情绪积累引起的,所以要学会宣泄不良情绪,当心情出现紧张时,要通过一些方式及时疏泄,避免积压,可以向好朋友或父母倾诉,或者自己写写日记,或者跟朋友一起去散散心,打打球,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缓解压力。

  3、保证充足的睡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引起考前焦虑、紧张,针对这种情况,就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精力充沛,考试才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轻度失眠者,睡前应意念集中,心境平静,精神放松,避免大声嬉笑,过度兴奋,多思多虑,睡前半小时避免用脑;失眠严重者可以选择中医调治,中医针对失眠的调治成熟而有效。

  4、还可以通过一些深呼吸、心理暗示、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遇到考试尤其是高考这种大型考试,难免会紧张,不要害怕,就当做平常的一次经历,化压力为动力,保持良好心态。

  问题六:那么当发现孩子存在行为失常的情况后,家长第一时间应该如何做呢?除了及时送医之外,他们又该如何缓解孩子的情绪,做好护理工作呢?

  朱教授:当发现孩子有行为异常的情况,家长首先不要慌乱,保持镇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于一些轻症,家长可以尝试先找出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针对性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行为失常,甚至可能伤害自己或别人的时候,要及时送医,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多观察孩子的情况,需要用药的要督促按时服药,发现病情变化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注意提高孩子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家务劳动,增加社交活动;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充分尊重孩子,既不迁就,也不要过分指责,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问题七:说起精神问题,还有一个词和它密不可分,就是心理问题,我们都知道初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断乳期,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增强,也很容易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您能和大家简单说说如今青少年主要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吗?

  朱教授: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中情绪波动最大的时期,又叫做“心理上的断乳时间期”。滞后的心理发育速度跟不上快速的生理发育速度,使他们处于一种成熟和幼稚并存的矛盾中,青少年对自我和外界的认知评价较粗浅、表面,再加上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人际交往不利等,极易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形成自我否定,怀疑的,消极的认知方式,自我评价降低。

  中国当代青少年常见的八类心理健康问题,即①认知偏差问题,②心理压力问题,③学习适应问题,④人际交往问题,⑤情绪困扰问题,⑥恋爱和性心理问题,⑦网络成瘾问题,⑧不良行为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轻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

  习恐惧、睡眠障碍;中度为疑病性强迫观念、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重则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症(歇斯底里)、强迫神经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

  问题八:朱教授,您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一些判断自己的心理是否出现问题的标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又有哪些呢?

  朱教授: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绪协调、态度积极、行为恰当、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保持高效率。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盲目自卑。

  2、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3、人际交往和谐,乐于交往,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

  4、情绪稳定,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行为正常,性格健全。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9、能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11、在有利于社会和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

  问题九:初高中毕业生升学压力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问题,除了进行心理上的调适疏解之外,在饮食及运动方面,您有哪些更好的建议呢?

  朱教授:人的喜怒哀乐与食物有着紧密的关系,针对失眠抑郁症状可以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高热能的食物为主,并注意食用润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畅;还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充足量的水分能维持脏腑的正常需要,润滑肠道,利于二便,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忌食过量辛辣腌熏食物。比如水果可以选择香蕉、樱桃、龙眼等;蔬菜可以选择南瓜、菠菜、黄花菜等;还可以食用全麦面包,低脂牛奶,玉米燕麦,肉类、深海鱼等,主要还是要养成按时吃饭、不挑食的习惯,保持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通过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还能舒缓紧张的神经,有助于发泄不良情绪,对于预防青少年失眠抑郁大有益处,但是体育运动一定要适量,以免适得其反。

  1、有氧运动:包括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这类运动不太激烈,但对体能的提升很有帮助。研究显示,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对抗抑郁症,因为运动可以刺激大脑产生令人愉悦的物质,而使人感到快乐。

  2、瑜伽:瑜伽是一种达到身心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保持体态,还可以提升早期失眠患者的记忆力、认知力、注意力和协调力,这种运动方式也有益于抑郁情绪的改善的,是一种辅助治疗的较好方式。

  问题十:除了学校的同学及老师之外,家庭也是影响初高中学生情绪的一大重要因素,不良的亲子关系模式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如何才能走进孩子内心和他们成为朋友,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朱教授: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性格养成,亲子关系也要掌握一个“度”,既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又不过分溺爱孩子,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养。

  1、家长应改进教养方式:以平等的态度、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与子女交流生活、学习、休闲活动的事情,沟通时,让孩子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孩子多表达,从心理上达到充分信任。

  2、适当让孩子独立:父母不要过多的把自己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否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学会放手,孩子也需要独立空间。

  3、温馨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被爱的家庭中长大,这样会让孩子有乐观自信的人格。

  4、家长的自我发展:孩子身上往往会有父母的影子,所以家长也应不断的提高个人素质,尤其是文化修养,平时还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谈行为举止,学会控制自身情绪,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

  嘉宾介绍:

  朱秀罗教授:郑州安信中医门诊部,著名中医脑病专家、主任医师,副主任药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主任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师,国家四大药王之一、河南中医学院教授、河南中医学院首任中药系主任、国家首批研究生导师杨毓书先生嫡传得意弟子,深得其真传绝学。2016年被《医圣传人》编委会誉为医圣传人。

  擅长:

  主攻中医药治疗顽固性癫痫、面瘫、面肌痉挛、失眠、头痛、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高考综合征以及各种顽固性精神类疾病,同时,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病、咽炎、足跟痛、气管炎、男女泌尿系疾病、不孕不育、亚健康保健、内科杂病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辩征施治,也深得药王杨毓书教授的平生绝学。


[责任编辑: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