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健康中国行动】对话王瑶:大学季 心启航 新生心理调适攻略新鲜出炉!

发布时间:2020-07-31  来源:   
2020-07-31  中原健康网   

  前言:金色九月即将到来,又一届大学新生即将踏入大学的校园。收拾行装步入大学新学期的同时,也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心理准备。大学新生们从中学时代走来,面临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如何掌控好自己,成为大学新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必修课”。

  今天我们邀请到河大心理学教授王瑶老师做客演播室,请他和大家聊一聊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一:王老师,刚进入大学的新生突然远离父母,到了陌生的环境,再加上水土、气候、饮食等变化,容易变得焦虑不安、神经过敏,甚至还会出现失眠的症状,当出现以上情况时,他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尽快适应呢?

  答:是的,这是个适应的问题,一方面是气候、饮食习惯等环境的适应,一方面也是离开的家乡,甚至有些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环境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入校的军训是有利于学生适应环境的,不上课、身体训练增强体质;没有学习任务,心情放松;接触同学得到支持,逐渐被新环境接受、同化了。

  心理的适应通常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上大学是与父母真正分离的开始,双方都有分离焦虑,独立性强的孩子较容易适应,依赖性强的孩子就需要经历分离的过程。

  自我调节:认识到自己与父母分离的意义,激励自我成长;反观自我,对自己有个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加入学生社团,多参加集体活动,提升自我价值感;广交朋友,以人为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强化自己的成人感和责任意识,参加社会活动,如公益服务等。

  问题二:新生中,往往会出现比较自卑的同学,他们平时就做事情信心不足,到了大学更是对很多事务都不太敢参与,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充足。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才能正确的树立信心,挖掘潜力呢?

  答:自卑原因:

  对大学生活的高期待而反观自己的不足产生的压力;

  高中以前的生活只有学习,与周围同学对比产生反差,感觉自己能力不足;

  性格过于内向,敏感、自尊心强,不能够顺利的表达自己等。

  自我调节:

  发挥自己会学习的优势,保持学业的优异;

  与有类似成长经历的同学做参照,了解有些能力方面的不足不是自己主观上能够掌控的;

  对成功和失败的合理归因;

  找到自己可能发展的业余爱好,学习一项技能;

  接受挑战,提高自己的表现力。

  问题三:很多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不愿意和别人交谈,认为如何处理交际是一件比较困难的问题,久而久之,就有了社恐的倾向,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答:认识到交往是走向社会的必然,提高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利用系统脱敏的原理,渐进性的与他人交往;

  提高自己的包容度;

  增加利他行为;

  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问题四:到了大学,很多学生都缺乏“为什么学习”的目标和热情,他们上课的时候不是打游戏就是睡觉,甚至有的还旷课,到了考试就临时抱佛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焦虑、厌学的情绪。作为新生,如何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呢?

  答: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有所不同,调整自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确立新学习目标(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成的、与其他目标的相关性、有期限的);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兼顾业余爱好,有序生活;

  大学学习是广义的学习,知识面的拓宽。

  问题五:大学生的情感趋于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一旦遇到情感问题,就很容易冲动或者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面对情感问题,该如何处理呢?

  答:大一新生刚一入校就感到了大学放松的氛围,与异性的交往不再受到他人和自己的约束,自然而然就萌生了爱情。处理情感问题也是个学习过程,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课题。

  面对情感问题:

  提升自己爱的能力(感受爱、表达爱、付出爱);

  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爱;

  加强恋爱中的沟通与交流,把握爱的分寸;

  理智处理情感问题。

  问题六:对于很多新生来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集体生活开始了。一个宿舍,每个人的性格气质都各有不同,怎样才能和室友相处融洽,避免摩擦的发生呢?

  答:首先要提高包容度;

  不能过于自我中心;

  经常换位思考,共情性的回应室友;

  有共同的活动;

  开好“卧谈会”(共同的交流)。

  问题七:学校的校园环境、专业的不合适,也是导致新生自甘堕落的原因,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感,期望和希望的破灭,他们又该如何做呢?

  答:认识曾经对大学的理想化与现实的落差;

  多与学兄学姐交流学习经验;

  采取积极的策略改变自己的现状(转专业、考研等)。

  问题八:在大学生活中,还会出现很多容易想家的学生,毕竟是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这么远的地方,离家远的孩子一学期才能回去一次,那他们想家了该怎么办?

  答:走向独立与父母的分离是成长的必然,想家也是必然,离家远的学生:

  经常与家人联系,多些情感交流(不要例行公事,只报喜不报忧);

  业余时间做些兼职工作,打工、辅导老师、家教等;

  参加同乡聚会。

  问题九:到了大学,就可以更自由支配我们的零花钱和生活费了。有的同学就会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赶时髦、讲排场、从而导致超支严重,甚至还有同学为了满足虚荣心去裸贷。作为学生,我们该如何避免陷入盲目攀比的怪圈当中呢?

  答:客观地看待自尊与物质需求的关系;

  父母定期定量付生活费;

  学会自己理财是走向成熟的练习;

  注意力放在学业和自我成长方面。

  问题十:大学新生在入校后如果出现以上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和同学,又应该怎样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助他们走出围城呢?

  答:开设心理健康课;朋辈辅导;学校各院系有心理辅导站;学校咨询中心。

  嘉宾介绍:

  王瑶: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心理督导师(编号:D-15-005),河南省心理学会理事,河南省教育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 赵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