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健康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 中原健康网 > 名医面对面 > 正文

【名医对话】对话朱艳丽:事业生活节节高,唯独血压不能高——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发布时间:2019-04-04  来源:   
2019-04-04  中原健康网   

  提到高血压我想各位观众朋友一定都不会陌生,尤其是中老年的朋友们,对高血压一定有很多的关注。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为了给观众朋友们提供更加全面的高血压防治经验,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这方面的专家,来自商丘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朱艳丽,请她来给我们详细介绍有关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专业知识。

 

  问题一:虽然大家都很关注高血压,但很多人可能对高血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医学上高血压是怎么定义的?

  答: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类和高血压等级定义: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1级高血压 140-159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问题二:高血压的关注人数量众多,影响到的人群范围特别广,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和诊疗形势是什么样?

  答: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老年人常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多,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勢,每年新增加高血压病患者1000万,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目前我国高血压人数约为2亿。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总体知晓率低于50%,很多高血压患者未进行治疗,1.2亿高血压患者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治疗率只有25%,1.5亿高血压患者没有达到降压目标,控制率仅为6%。

  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 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 50%。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

 

  问题三:高血压都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答:大多数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导致诊断延迟,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常见症状头晕、头痛、耳鸣、手指麻木、颈背部肌肉酸痛、疲劳、心悸等,在紧张和劳累后加重,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症状,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

  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有较大波动。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血压有明显昼夜波动,一般夜间血压较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形成清晨血压高峰。

 

  问题四: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答:脑血管病:长期高血压易形成微动脉瘤引起脑出血,高血压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长期高血压可使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导致心力衰竭,高血压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

  肾脏疾病:高血压使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实质缺血,肾单位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是长期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逐渐出现硬化,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视网膜出血或渗出。

  主动脉夹层:本症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在中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也是猝死的病因之一。高血压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突发剧烈的胸痛常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疼痛发作时心动过速,血压更高。可迅速出现夹层破裂危及生命。

  高血压患者与无高血压病史者相比,中风危险增加4倍,冠心病风险至少増加1.3倍,心力衰竭危险性增加6倍。

 

  问题五:我们可以做哪些检查来对身体情况做诊断?

  答:一、常规检查

  1、血尿常规。如果出现贫血、血尿、蛋白尿等,应考虑为肾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病导致了严重的肾功能损伤。

  2、血生化。如血钾、血钠、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血钾低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血糖血脂的检测可以了解有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

  3、心电图。有利于了解高血压病患者有无高血压病所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二、特殊检查

  如果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和靶器官结构与功能变化,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特殊检查,例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等。正常人血压有双峰一谷,上午06-10时,下午4-8时为高峰,夜间血压水平降低。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 mmHg ,白天平均血压<135/85 mmHg ,夜间平均血压<120/70 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断血压升高严重程度,了解血压昼夜节律,指导降压治疗以及评价降压药物疗效。超声心动图检查,该检查能帮助我们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

 

  问题六:在当前医疗水平环境下,有没有针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手段?都有什么样的具体对策?

  答:1.改善生活行为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

  因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钠、低钾饮食、缺失运动、精神紧张等因素,遗传因素占40%,环境因素占60%。

  ①减轻体重,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Kg/m2,BMI值为24是中国成人超重的界

  限,BMI为28是肥胖的界限,但是应注意肥胖并非单纯的体重增加,若肌肉发达引起的体重增加则不认为是肥胖,如果正常体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叫正常体重代谢型肥胖,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②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

  ③补充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④减少脂肪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

  ⑤戒烟限酒:男性白酒小于50ml,葡萄酒小于100ml,啤酒小于250ml,女性减半。

  ⑥增加运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较好的运动方式是低或中等强度的等张运动,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或步行,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⑦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2.降压治疗对象

  高血压二级或以上患者,(血压≥160/100mmHg)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患者:凡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仅收缩压<160mmHg且舒张压<100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末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问题七:现在很多关心自己血压值的朋友会在家中自备仪器,随时监测自己的血压值。对于自行量血压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操作,量出来的血压值才有参考价值?

  答:方法:初诊,血压未达标,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连续测7d,每日早(6:O0~9:00)和晚(18:00~21:00)各1次,每次2~3遍,去掉第1d,仅计算后6d血压平均值作为治疗评估的参考。

  血压达标且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周测量1-2d,早晚各一次。

  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眼睛平视水银柱液面,读取水银柱凸面顶端对应的偶数刻度值,即以0,2,4,6,8 结尾,如142/94mmHg。避免全部粗略读为尾数0或5的血压值。

  测量时要安静放松:去除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

  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 5分钟。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

  位置规范:上臂袖带中心与心脏(乳头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水银柱血压 计也应置于心脏水平);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 2.5cm(约两横指),松紧合适,可插入 1-2 指为宜。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时,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读数精准:电子血压计直接读取记录所显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水银柱血压计,放气过程中听到的第1音和消失音(若不消失,则取明显减弱的变调音)分别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问题八:高血压治疗原则有哪些?

  答:高血压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因此:

  首先要降压达标。

  其次是平稳降压。

  最后,对高血压患者应进行综合干预管理。

 

  问题九:针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策略,您能否给大家科普一下?

  答:大多数高血压病人(但不是所有病人)都应该在几周之内逐渐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大部分病人需要服用一种以上的降压药根据基线血压水平以及有无并发症,高血压在起始治疗时采用低剂量的单一用药或两种药物的低剂量联合治疗。降压达标的方式: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

 

  问题十: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什么呢?

  答: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决定给予降压药物,同时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疾病。

  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 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控制目标<130/80 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将至150/90 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以下,年龄≥ 80岁的患者,降压目标为:收缩压< 150mmHg 且舒张压< 90mmHg。应逐步降压达标,避免过快降压。

 

  问题十一:什么样地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答:(1)血压显著升高≥ 180/110mmHg,经短期处理仍无法控制;

  (2)怀疑新出现心脑肾并发症或其他严重临床情况;

  (3)妊娠和哺乳期女性;

  (4)发病年龄< 30 岁;

  (5)伴蛋白尿或血尿;

  (6)非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

  (7)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头痛、心慌、多汗;

  (8)双上肢收缩压差异> 20mmHg;

  (9)因诊断需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因为降压治疗的益处来自于长期控制血压,所以患者血压控制达标后仍需继续口服药物治疗,不要随意停止和改变治疗方案,一般停服降压药后多数患者半年内血压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是治疗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在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根据需要可以减少降压药的品种和剂量,所以高血压的治疗,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需要医生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患者在家中自测血压。

  专家介绍:

 

  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担任中华医学会商丘分会神经内科、癫痫协会委员。先后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神经内科及内分泌专业。从事内科临床二十余年,对高血压、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癫痫、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专家门诊:周四、周六坐诊。


[责任编辑: 高博]